警惕!夏天隨手放車里的這些“小物件”可能毀車傷人
炎炎夏日,高溫持續“烤”驗著我們的生活,也給車輛安全帶來了嚴峻挑戰。根據測試,封閉車廂內溫度極易飆升至70℃以上。此時,車內環境如同一個“移動烤箱”。哪些物品可能會在高溫下變形、變質甚至起火爆炸?高溫天氣下,車內究竟藏著多少隱患?
暴曬環境下車輛變“烤箱”?
警惕車內物品自燃
前兩天,安徽一個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經歷。他放在車內的清潔噴霧在太陽暴曬下突然爆炸,擊穿了前擋風玻璃,罐體一半露在車外。他心有余悸,感慨所幸車內當時沒人,也沒有起火。
無獨有偶,就在前兩個月,山西的一位網友也發視頻說自己放在車上的香薰被太陽曬爆,巨大的力量將后擋風玻璃瞬間炸開破碎,車內物品飛出。
除了氣罐,礦泉水瓶也可能引發火災。湖南一網友坐在車里時,發現自己的座椅竟然在冒煙,仔細一看,是礦泉水瓶的聚光作用,導致坐墊局部溫度飆升,險些起火。而這并非個例,還有網友也遇到過類似情況。
前段時間,北京大興區一居民小區內,一輛停在垃圾分類處的貨車突然起火。公共場所視頻顯示,當天中午,車頭上放置的桶裝水下方紙箱不斷冒出白煙,隨著煙霧越來越大,幾分鐘后燃起了明火,周邊的可燃物也很快被引燃。社區工作人員發現后立即趕來使用滅火器將火撲滅,消防人員對現場進行了進一步排查和清理,防止復燃。經調查,貨車頂部的桶裝水在陽光照射下產生了“凸透鏡聚光效應”使溫度達到燃點,導致了火災發生。
高溫天氣下車內電子設備的隱患也不容忽視。上個月,浙江湖州安吉縣一露天停車場內,一輛小轎車突發火災。車內先是冒起了陣陣白煙,隨后似有火花閃爍。經調查發現,由于當天溫度達35℃,車內手機在高溫暴曬下發生爆炸,導致車輛起火。
注意!
這些物品都易在高溫車內爆炸
夏日炎炎,我們隨手擺在車里小物件可能有起火風險。夏天哪些東西注意別往車里放?
夏季在陽光暴曬下,密閉車輛內部的溫度飆升。尤其是前面的儀表臺,受到陽光直射升溫更快。試驗中,消防員將一個玩偶造型的香薰蠟燭放在密閉小車的儀表臺上。經測量,儀表臺上此時的溫度是60℃。陽光直射下,十幾分鐘后,儀表臺面溫度超過了80℃。
20多分鐘后,蠟燭進一步融化,倒塌在儀表盤上。
那么,如果有車主隨手將打火機放在儀表盤上會發生什么? 消防人員也進行了試驗。暴曬在陽光下,隨著溫度升高,十幾分鐘后,打火機突然爆炸。
夏天充電寶放在車里更是危險。戶外35℃的氣溫下,車內溫度就會超過50℃。試驗發現,經過僅十分鐘的暴曬后,放在車輛儀表臺上的充電寶外殼開始軟化,并出現大量白色氣泡。大約20分鐘后,充電寶的一側躥出火苗,此時如果沒人發現,很有可能將整輛車引燃。
此外,眼鏡、玻璃水晶材質的掛飾、礦泉水瓶等這些結構有凸透鏡效果的物品也有引火燒車的風險。試驗中,當眼鏡的聚光點落在了車座上,局部溫度升高,不到50秒,車座表面很快被燒蝕出焦煳的洞,并不斷擴大,經測溫儀測量,溫度達到了130℃。
罐裝噴霧車內使用需謹慎
切勿在車內儲存
一些車主喜歡使用降溫噴霧、防曬噴霧等罐裝液體,但在使用和存儲過程中要格外小心,暴曬、顛簸、密閉空間噴灑遇明火,都可能造成危險。
試驗中,消防人員將罐裝的降溫噴霧放置在車內儀表臺上,隨著升溫,約25分鐘之后,罐體發生了爆炸,擋風玻璃上被炸出一個直徑約20厘米的圓形爆裂紋。
車內使用這些噴霧時也要特別小心,尤其是大量噴灑后不要點火吸煙。消防員分別將清涼噴霧、車載香水、凈化噴霧、防曬噴霧點燃,這些物品遇到明火都迅速燃燒,屬于易燃品。
試驗中,消防人員在密閉車內噴灑了大量的降溫噴霧。在做好安全防護后,將一根火源伸入密閉的車廂,模擬車內有人點火吸煙。明火剛靠近車輛,車內就瞬間發生了爆燃,車窗玻璃破碎,一旦車內有乘客,后果不堪設想。
在陽光下長時間暴曬,車內溫度飆升,車主進入車內就能感到座椅和方向盤發燙。有哪些安全快速的降溫方式?
福州市連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員王征強介紹,當車輛在太陽暴曬后,想快速使用時可以有2個小技巧:
首先打開副駕駛門或者窗戶,然后將主駕駛車門來回開關5至10次,利用拉風箱原理,將熱氣排出。
然后啟動車輛,降下4個車窗玻璃,打開空調風速調至最大,使用外循環功能,吹3分鐘左右可快速降溫。車內溫度降下來后,就可以把風速和溫度調到適中,轉為內循環,關上車窗就可以出發。
消防員提醒,夏季室外停車時可以在擋風玻璃處放置一個遮陽擋或遮陽簾,能夠將車內溫度降低5到10℃。
(總臺央視記者 趙雨彤 孫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