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十五年奮斗目標是什么;兩個十五年目標什么時候提出的
我期待同馬克龍總統經常往,共同努力,引領中法關系和中歐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為這個變織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當地時間2024年5月7日,習近平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上比利牛斯省舉行中法元首小范圍會晤時
即將啟動編制的“十五五”規劃,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二個五年規劃。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科學研判國內外形勢和我國所處歷史方位,精準把握重點、聚焦關鍵堵點,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直面世界變局準備應對更加復雜的安全壓力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全球視野審視“世界怎么了”的時代之問而作出的戰略判斷。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但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催生了諸多動蕩源和風險點,“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必須做好應對一系列新的風險挑戰的準備”。
正視科技競爭盡快補齊可能拉大的創新短板
近年來,人類社會進入科技的密集發展期,前沿科技不斷取得重大突破,顛覆性創新呈現幾何級增長并快速滲透擴散。與此同時,也要清楚地看到,科學技術在塑造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改變國家力量對比方面的決定性作用愈加凸顯,已成為大國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
深化國際聯通積極應對更加嚴峻的外部挑戰
數十年來,經濟全球化促使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不斷延伸拓展,生產要素全球流動,匯聚成不可阻遏的全球化潮流。與此同時,在“美國優先”宗旨下,美國出臺大規模排他性歧視性產業政策,破壞全球產業合理分工格局的形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如果全球經濟陷入嚴重碎片化,總體經濟產出可能萎縮多達7%;如果加上技術“脫鉤”,一些國家的損失可能高達國內生產總值的12%。
鞏固話語權力有效緩和更加嚴峻的輿論環境
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各國人民的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緊相連。盡管如此,所謂“文明的沖突”仍然存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更趨激烈。作為認知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依托手段,輿論戰涉及的領域是全方位的,包括國家形象、國際關系、政府政策、公共事件、市場、產業、投資、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等等。有效開展國際輿論引導和輿論斗爭,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
加快綠色轉型有效化解更加強化的雙碳約束
氣候變暖對人類當代及未來生存發展造成嚴重威脅和挑戰,采取積極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共識。作為世界碳排放的主要國家,中國承諾“雙碳”目標是堅定不移的,客觀來講也面臨著巨大現實壓力。
詳情見《領導決策信息》202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