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人直播間賣農產品,農村直播賣農副產品
蔡琳 傅澤瑞 封面新聞記者 李華剛 攝影報道
眼下,從田間到直播間,電商經濟如火如荼,鄉村振興也搭上了這趟電商快車,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帶貨成了新農活兒,農戶變身直播帶貨“新農人”,推動了農產品從“不愁賣”,到“賣得好”升級轉變。
進入6月中旬,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太平鎮煌家村的百果源專業合作社內,鳳凰李陸續成熟。6月16日,一場雨后,果樹上滿掛著晶瑩的水珠,襯托得果子更加水靈鮮美了。在鳳凰李開園的第一天,一場主題為“相約藺州、香脆‘郵’李”的惠農直播專場走進了果園。
直播中,古藺縣麻辣雞、鳳凰李等眾多“明星”農副產品一一亮相,主播們通過“品相介紹、吃播展示、現場互動”等多種方式,向觀眾推介著古藺的特色農副產品。當天,百果源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光奎受邀進入直播間推介自己種植的鳳凰李,并不時與直播間的粉絲互動交流,氣氛十分活躍。
直播帶貨為當地農產品打開更廣闊的市場,一個半小時的直播下來,鳳凰李產品成交量800余單,銷售總額近6萬元。“直播助農一方面能助農增加銷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建立農產品的品牌形象,讓果子賣出更好的價格。”古藺縣郵政公司市場營銷部經理陳雪梅說。
一部手機,連接了城鄉,對接著產銷,架起農產品出村進城的網絡橋梁。在“全民直播”浪潮的助推下,周光奎今年的銷售渠道也發生了變化:“往年我們園區的李子是以線下批發為主,線上銷售為輔,今年我們要通過抖音、快手直播等渠道進行線上銷售為主,效益會更好。”
沒有專用的直播棚,沒有補光燈,與專業的直播相比,周光奎的直播略顯簡單,僅靠著一部手機,以果實累累的果樹為背景,用樸素的語言和飽滿的熱情向大家介紹自家的鳳凰李,這種“土味兒”十足的直播方式,反而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對味兒”的體驗感。
據介紹,百果源專業合作社連片種植有1200畝李子,其中,目前正處于成熟期的鳳凰李有300余畝,預計精品果產量在12~15萬斤,通過線上銷售,一件5斤的精品果可以賣到65元,而線下批發每斤僅能賣到6元左右,售價差不多翻了一倍。
田間地頭的農產品搭上“直播電商快車”,減少了中間流通環節,讓客戶買到的價格更低,種植戶賣出的價格更高,使鳳凰李變成大家爭相購買的“香餑餑”。“就拿目前熱銷的鳳凰李來說,精品果基本在線上就可以銷售完了。今年,我們整個果園預計有三分之二的果子通過線上銷售完畢。”周光奎介紹說。
據統計,截至6月19日,自鳳凰李開園以來,周光奎的果園在4天內進行了近4場直播,累計銷售鳳凰李精品果近2萬斤,銷售總額約20萬元。眼下,鳳凰李還有一個周的最佳采摘期,加上天氣持續向好,果品更佳,預計后期銷售訂單會呈“井噴式”增長。
一邊是熱火朝天的直播帶貨,一邊是忙碌地采摘打包場景。自從鳳凰李開園以來,果園內到處都是一片繁忙景象,采摘、分揀、裝箱、打包、發貨等各個環節緊張有序,大山里的美味兒搭乘電商快車,源源不斷走向市場、走俏市場。與此同時,銷量的猛增,也帶動用工量的猛增,高峰期該果園每天用工120余人,有效帶動周邊群眾就近就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