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創意點子、新型農業項目有哪些
4月5日,《成都日報》在第二版“鄉村振興·一線親歷者”欄目中,以《真沒想到 一個文創點子 農家樂變了樣》為題,從“鄉村能人”王靜池打文化創意牌,提檔升級農家樂切入,由點及面地展示了邛崍市高何鎮鄉村振興發展的蓬勃朝氣。現本網予以轉載。
昨日,因還未到避暑時節,邛崍市高何鎮高興村的楠木溪游人不多,當地有名的“靜池山莊”趁機升級改造,山莊主人王靜池在指導木匠做工時,接到的一個電話讓他振奮不已。原來是一位成都回頭客前來預訂下周末的客房,且預訂的是最高價位1800元的山景創意套房,這幾乎是一般客房10倍左右的價格。“我今年60歲,做旅游40年,現在才體會到了文化創意的重要,現在山莊的升級改造,我當成一項鄉村文創工程來做,真沒想到,一套普通客房變成文創產品后,一下子竟值這么高的房費啊!”在王靜池口中,鄉村振興被提及多次,在這位鄉村能人的帶動和影響下,多家農家樂正在發生質的飛躍。而在整個高何鎮,融入鄉村創意美學來搞鄉村旅游,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一大探索。
農家樂玩了幾十年,如何做出增量?
鄉村振興帶來新思路:把山莊改造當成鄉村文創工程
“靜池山莊”在楠木溪口已經很多年,一直沒大變,如今卻動靜不小。除了山莊正忙著升級改造,山莊的主人王靜池還專門擠出時間奔波一件事:他準備將山莊更名,冠以“靜池民宿山莊”。簡單地更名,在王靜池看來卻不是一件小事,“鄉村要振興,文化很重要,一直以來我都賣一兩百元一間的房間,傳統的農家樂模式雖說還是能掙錢,但現代人生活品位更高了,改變傳統模式向民宿發展,是一大方向。簡單的一套房間,注入鄉村創意美學后,一晚上要多賣1000多元。不信,我帶你去看下嘛!”王靜池帶著記者朝山上走。整個山莊的房間,分為溪景房和山景房。通往山景房,專門修了個木制廊道,全部是古色古香的原木所制。廊道已經建成,曲徑通幽,通向各個房間。在連續推開八道木門后,我們來到了最高處的一套房間。木匠仍在忙碌,做房間的一些細節處理。“我找的全是本地工匠,因此房間都是純手工打造,用的傳統工藝。每一道工序,我都要與之交流很久,在細節上體現創意,我真是把這個升級改造當成一個鄉村文創工程來做!”
王靜池為房間取了個典雅的名字:銜山樓。整套房間就在森林里,推窗見山,向左看是天臺山,向右望是南寶山。“現在都在提鄉村振興。活到老學到老,我正在學習供給側改革呢!拿這個房間來說,為何現在能賣1000多元一晚,我帶你看一個細節就曉得了。”王靜池說著帶記者推開窗戶,吱呀作響。“你看,這窗戶都是清代的,是我專門去淘來的!”他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在“4·20”地震后,通過災后重建,不少村民住進了新家。在天臺山鎮天井村,當地有一戶人家也搬進了新居,原來的老宅子便要拆去,做收藏多年的王靜池知道這房子很老,清代年間修的,于是找上門去出高價買下。在這間以清代窗戶裝飾的房間里,記者看到,十二扇窗戶,恰好雕刻著十二生肖,惟妙惟肖。
擁有眾多資源,如何整合?
鄉村振興帶來新機遇:創建國家AAAA級景區
“現在,我們身處鄉村振興的大好時機,我們搞旅游更是越來越有奔頭了。關鍵是,怎樣抓住鄉村振興的機遇?拿出啥子好的產品才能吸引留住新時期新品位的游人?”
王靜池的思考,也是高何鎮負責人重點思索的。該鎮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楠木溪所在的高何鎮高興村旅游資源豐富,鄉村振興關鍵在于產業興旺,盤活旅游資源就能讓旅游產業興旺起來。“但是旅游產業要興旺,突破口在哪?那就是做好文化振興,整合好文化旅游資源,掙生態錢,掙文化錢!”
楠木溪位于天臺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范圍內,堪稱避暑勝地,而且有著眾多紅色遺跡。“一直以來,農家樂走著大眾路線,房費一晚在一兩百元的居多,提檔升級并且注入鄉村創意美學,打文化創意牌,無疑是一條實現鄉村振興的路徑。”據介紹,近段時間鎮上專門組織了楠木溪里10多家農家樂業主,到麗江束河古鎮、瀘沽湖、大理等地,取經民宿的做法。回來后又接著培訓,上鄉村振興課,探討如何增加旅游收入。在鎮村引導下,農家樂紛紛開始提檔升級,在維護原有客戶基礎上,搶占旅游中高端市場做增量。
在高何靖口村,“天府紅谷”的成功,為村民帶來了底氣。項目現有29個套房,雖價格不菲但生意火爆,必須提前預訂。王靜池也從“天府紅谷”的設計者那里學習取經,不斷有了創意靈感,讓他實施的鄉村文創工程也爭相成為當地農家樂業主觀摩的模板。
“這些農家樂一旦有了新變化,就能為楠木溪注入發展的活力,讓整個高興村乃至高何鎮旅游得以振興!”據介紹,抓住契機,高何鎮正式啟動了“高何紅色生態旅游景區”創建國家AAAA級景區的工作,創建范圍為高興村、靖口村全境,包括了天府紅谷、紅軍長征紀念館、楠木溪等片區。以創建工作為抓手,努力打造“紅綠相間”的全國知名旅游目的地。
《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