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條鋼簡介;什么是地條鋼
如今國家富強壯大,經濟發展飛速,社會基礎建設隨之而來就要飛騰前進,雄偉杰作樣樣拔地而起,這些建筑全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而成,可是總用社會不法人員,為了個人利益做一些影響建筑質量的事。其中鋼筋全都是國家禁止使用的"地條鋼",價格便宜,獲利高!
地條鋼是指"以為原料、經過等熔化、不能有效地進行成分和質量控制生產的鋼及以其為原料軋制的。
地條鋼產品直徑、抗拉強度等均難以符合國家標準,大部分產品存在脆斷的情況,質量存在嚴重隱患。
地條鋼是用中頻爐把廢鋼鐵熔化,再倒入簡易鑄鐵模具內冷卻而成。其間,既不進行任何分析化驗,也無溫度等質量控制,用這種方法煉出的鋼,90%以上屬于不合格產品。
成品地條鋼外觀與普通鋼沒有顯著區別,但質量沒有保障,甚至用手一扳就會變形,從1米多高的地方掉下去就能斷成幾截。
因為地條鋼生產時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因此,打擊生產、銷售"地條鋼"違法行為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是切斷存在落后生產工藝裝備"生產地條鋼或開口錠的工頻爐"企業的電力供應。這樣一種防患未然、斷根治本的措施。
但是還是有很多施工單位偷著使用地條鋼
首先,"地條鋼"有其流通的市場。它仿佛如同臭豆腐,聞聞臭,吃吃香,而其"香"的誘惑力真不小,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都有利可圖,據悉,銷售一噸"地條鋼",都可以獲得數百元的"效益",正是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營造了"地條鋼"的交易市場和流通渠道。
其次,擁有地方主義的"保護傘"。據悉,一些非法生產"地條鋼"的經營者把自己打扮成"有功之臣",什么"上交稅收大戶",有些鄉鎮政府把其當作"搖錢樹",因而得到種種不該有的"保護",使不合法的"地條鋼"在合法的"保護"下,似乎成為合法的了。
最后,有"源頭"的支撐。所謂"源頭",就是用于生產"地條鋼"的設備、原料,能源等,其設備是鋼廠淘汰的感應爐、復而重、橫列式軋機,堂而皇之地流入"地條鋼"生產企業;其原料有廢鋼,據悉,全國每年用于"地條鋼"的廢鋼達1000萬噸之多;其能源,僅每噸"地條鋼"耗電就達700-800千瓦·時。而這些設備和資源,只要有錢,時下幾乎都能搞定,從而使"地條鋼"有了生存的土壤。
違法企業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了。當地不止一次的治理,但是企業換了個名字就繼續生產了。也就是說,這家企業生產的"地條鋼"實際上早就通過銷售環節進入了市場,通過市場已經進入到了大大小小的工地上,很多"地條鋼"早就被壘砌到了建筑里。
使用"地條鋼"的工地目的是很明顯的,那就是為了節約資金。問題是,這些"地條鋼"為何能夠被使用到建筑工地上?開發商、工程監理、驗收單位,無疑都是"地條鋼"的婆家。那么,如此不達標的"地條鋼"是如何通過一個個監管環節被壘砌到建筑里去的?相關使用地條鋼的施工單位也應詳查。
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良好氛圍和公平環境,對"地條鋼"必須嚴厲打擊、堅決取締,對落后產能要淘汰到位,防止"淘而不汰"、"死灰復燃"。
那如何能夠有效杜絕地條鋼的使用,還需堅持源頭控制,嚴把產業準入關,全面淘汰落后產能,有效壓減低端低效產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從政策約束、監管責任、督查制度等方面,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強化執法檢查,依法推動過剩產能加快退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