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四風指什么—糾正四風形成什么效應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 周文其 白少波 許曉青)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就糾正“四風”作出重要指示。受訪專家表示,這是十九大后發出糾正“四風”新表現的號令,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執政合法性,確保長期執政地位,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重要支撐。
習近平是就新華社一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的。他指出,文章反映的情況,看似新表現,實則老問題,再次表明“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四風”是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糾正“四風”是十八大之后常用的政治話語。
十八大以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和執行中央八項規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專項教育,通過中國廉潔自律準則、中國紀律處分條例進行剛性約束等,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四風”。
中央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熊驚峰表示,過去五年剎住了一些此前被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邪氣,攻克了一些司空見慣的頑瘴痼疾,取得了作風建設的重大歷史性成就。
然而“四風”問題由來已久,成因復雜,而且受到歷史文化、傳統觀念、社會習俗等因素的影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徹底解決。
紀檢監察機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月至10月期間,全國共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78萬起,其中違紀行為發生在2017年的仍有9600多起,占當年查處總量的25.5%。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習近平總書記對“四風”的危害性、頑固性和反復性有著深刻認識,此次指示是對糾正“四風”的新一輪全面部署。
十八大以來,通過制定一系列措施并嚴格執行,面上的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基本被剎住。不過,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并且有了一些新表現新動向。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表示,此次指示重點就是針對這兩個問題。
相比于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表現形式比較隱晦,治理難度更大。
“比如什么是必要的程序、什么是多余的程序,在實際工作中有時難以區分、界定,因此在下一階段要把糾正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戴焰軍說。
繼過去五年不斷加強作風建設,十九大以來持續發力糾正“四風”。
十九大報告指出,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繼續整治“四風”問題。十九屆中央政治局首次會議審議了《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細則》。
“這些措施體現了保持強大的政治定力和戰略定力,持之以恒推進正風肅紀。”汪玉凱說。
執政合法性來自于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貫徹的發展思想是“以人民為中心”,強調發展是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國浦東干部管理學院教授劉哲昕表示,“四風”尤其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很多時候會直接損害群眾的切身利益,糾正“四風”是否取得實效也是民眾評價黨的形象的關鍵影響因素。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單位“門好進、臉好看”,就是“事難辦”;一些干部辦事拖沓敷衍、懶政庸政怠政,把責任層層往上推。
戴焰軍說,這些問題從根本上看,是一些領導干部不能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解決問題,只有徹底解決上述問題,方能取得民眾的信任支持,進一步鞏固執政的合法性。
長期執政的考驗是面臨的四大考驗之一。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提出總要求,指出“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
領導人多次強調要深刻認識世界上政黨興衰沉浮規律,加強自身建設、確保長期執政。蘇東劇變給留下的重要經驗教訓之一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必須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
十九大報告指出,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是復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復雜的,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以糾正‘四風’為重要著力點之一,繼續加強黨的建設,將持續提升黨的長期執政能力,確保實現長期執政。”劉哲昕說。
專家分析指出,加強自身建設是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舉措,將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更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