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援藏干部名單(山東援藏干部名單 傅)
視頻加載中...
山東援藏醫療隊干部、日喀則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副主任醫師許東正在查房
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陳嘉偉 記者 黃曉蓉 廖寧 日喀則報道
見到山東援藏醫療隊干部、日喀則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副主任醫師許東時,他正在查房。患者家屬次旺拉對于許東的到來十分開心:“我小孩感冒了一個多月,我們跑了好幾家醫院,都沒有治好。聽說婦幼保健院這邊有援藏醫生,我們就到這邊來看,經過醫生檢查和治療,今天小孩已經有所好轉了。”
在日喀則,山東省援藏醫生已經成為日喀則市婦幼保健院的一塊“金字招牌”。
2022年7月,當時還是山東省婦幼保健院產科副主任醫師的趙和永毅然報名,加入到第十批山東援藏干部人才隊伍,從山東來到遙遠的西藏日喀則,成為日喀則市婦幼保健院一名婦產科醫生。
高原條件艱苦,隊伍來時正值夏季,即便氧氣條件相對好些,仍有幾位隊員出現身體不適。高原的嚴峻氣候以及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并沒有讓他們退縮,“當時,日喀則市婦幼保健院正在進行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創建,院里急缺婦產科主治醫生,我和幾位醫療援藏隊員一到援建單位就立即上崗,對科室制度流程、項目管理進行一系列調整。”趙和永說。
分娩鎮痛,是趙和永上崗之后帶領醫療隊開展的第一個新項目。“目前西藏新生兒和孕產婦的死亡率和內地仍有一定差距,無痛分娩這種在咱們山東已經普及常態化的分娩手術,在日喀則當地,由于地域、醫療水平、經濟等種種原因,一直都沒有廣泛開展起來。我們一來到這邊,就想把這項技術開展起來。”
趙和永想在當地普及無痛分娩技術,就必須要培養出本地醫院自己的醫師。“有時候援藏醫生里不一定有醫師,所以醫師很珍貴,而且分娩鎮痛手術的關鍵環節也是要靠醫師來完成。”
趙和永下決心,要在當地培養出最少一名技術純熟的醫師。
2023年3月17日,日喀則市婦幼保健院第一例由本院當地醫師進行的無痛分娩手術成功完成。醫師名叫拉珍,是一位藏族姑娘,她是趙和永的帶教學生之一。“趙老師來了以后,在他的指導下,我們進行了日喀則首例無痛分娩,目前無痛分娩都進行得非常順利。”
趙和永說,“‘傳幫帶’工作是山東援藏中心管理組交給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我看來,每一位年輕醫生都是在一次次手術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要給他們時間,幫助他們成長,我們既要對得住當地群眾對我們的信任,也要想辦法打造出一支當地的骨干醫師隊伍,這也是我們山東援藏醫生來到這里的使命。”
據山東援藏醫療隊干部、日喀則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副主任醫師許東介紹,山東省從2019年派出第一支組團式的醫療援藏隊伍以來,在醫療就診方面幫助當地克服了很多困難,診療救治水平也得到明顯提升。
在談到下一步工作時,許東提到,首先還是做好當地常見疾病的診治,讓當地同胞少受一些病痛的折磨;其次,面對疑難雜癥,要發揮援藏醫療隊多學科專業特長,遇到病人時及時開展多學科會診的模式;最后,就是我們援藏以來非常注重傳幫帶,專家帶骨干的模式,一名援藏醫生帶一兩名本地醫生,手把手地教給他們醫療知識和臨床救治技能。“我們希望通過三年援藏,能夠把‘輸血’變‘造血’,在我們結束援藏工作時,留下一支真正帶不走的隊伍。”
除了醫生、醫療技術的支援,在硬件設施上,山東省也給予當地很多幫助。據介紹,日喀則市婦幼保健院醫院門診綜合樓建設及院區改造項目,是山東援藏“十四五”期間單體投資最大的醫療項目,總投資規模4095萬元。新建門診綜合樓總建筑面積4354㎡,改造面積1840㎡,配套附屬用房、綠化等7400㎡,2022年5月交付使用。項目建成后,婦幼保健院床位數將由56張增加至104張,真正健全了孕產保健、婦女保健、兒童保健等三大部門,極大提升了醫院的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