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兩高一剩的原因,銀監會是怎么回事
2018年至今,銀監會除了以單月披露497張罰單為2018年強監管、嚴監管定下了明確的基調,還在發文通報多起大案要案的同時公開問責相關地方銀監局。
對違反房地產行業政策、信貸政策的處罰加大
銀監會正在加大對金融機構違反房地產行業政策、信貸政策的處罰力度。
1月13日,銀監會在2018年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22條工作要點中,第二條便提到要整治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即違反房地產行業政策和信貸政策。多地銀監部門披露的罰單也均涉及這一點,大到國有大型銀行,小到村鎮銀行,均被不同程度處罰。
具體來看,農業銀行義烏分行、浦發銀行義烏分行、浙江磐安農村商業銀行、江蘇海門建信村鎮銀行因信貸資金或個人消費貸款用于支付購房款被罰;浙商銀行杭州分行、濰坊農村商業銀行因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貸款被罰;招商銀行金華分行、嘉興銀行因信貸資金挪用流入股市等違規被罰。
銀監會表示,要大力整治違反宏觀調控政策的行為,比如,違規將表內外資金直接或間接、借道或繞道投向股票市場、“兩高一剩”等限制或禁止領域;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支付土地購置費用提供各類表內外融資,或以自身信用提供支持或通道。從銀監會的處罰情況來看,一些金融機構還存在通過開展理財業務違規將資金用于支付房地產開發土地款項。廣西銀監局披露的罰單顯示,中信銀行南寧分行因違規為房地產開發企業繳交土地出讓金提供理財融資被罰40萬元。廈門銀監局在1月25日披露的多張罰單顯示,部分銀行因理財投資業務未比照自營貸款管理流程,資金用于支付地價款和置換前期支付土地款的股東借款被罰。
違規掩蓋、處置不良貸款花樣繁多
各級銀監部門披露了眾多掩蓋、違規轉讓不良貸款的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浦發銀行四川分行違規發放貸款案件。
銀監會通報指出,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為掩蓋不良貸款,通過編造虛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權審批等手法,違規辦理信貸、同業、理財、信用證和保理等業務,向1493個空殼企業授信775億元,換取相關企業出資承擔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不良貸款。
澎湃新聞統計發現,1月份披露的罰單中,多涉及農村金融機構違規掩蓋、處置不良貸款。其中,位于廣西柳州的柳州市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由于通過新發放貸款置換票據墊款及不良貸款方式掩蓋信用風險等被罰280萬元,4名相關責任人除了被罰款,還被警告或取消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2-3年。
湖南多家銀監分局披露的監管罰單都對轄內農商行違規掩蓋、處置不良貸款進行了處罰。位于湖南岳陽的湘陰農村商業銀行在2016年末通過手工標識人為調整,將不良貸款調整為正常貸款,從而導致該行不良貸款反映不真實;位于湖南婁底的雙峰農村商業銀行則通過購買投資本行轉移信貸資產支持的資管計劃,隱藏不良貸款,造成資產質量反映不真實。
多家地方銀監局被公開問責
近段時間以來,多起大案要案落地。除了對案發機構的監管處罰,多家地方銀監局也因監管履職不力被一同問責。
比如,在1月19日銀監會對查處浦發銀行成都分行違規發放貸款案件的通報中,銀監會指出,鑒于四川銀監局對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相關風險線索等問題未全面深查,監管督導不力,對其監管評級失真,銀監會黨委責成四川銀監局黨委深刻反省,吸取教訓,并對四川銀監局原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問責,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同樣,在2月2日銀監會通報查處陜西、河南銀行業金融機構質押貸款案件時,也對陜西銀監局內監管履職不力的人員進行了執紀問責。
不難看出,如果金融機構違規,監管部門監管督導不力,銀監會對監管系統內部的處罰一樣不會手軟。
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6-27日召開的銀監會全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暨紀檢監察工作會議中強調,要層層壓實責任,強化黨內問責和監管履職問責;對監管職責履行不到位、監管權力行使不規范、監管處罰不嚴不實的機構或部門,有責必問、問責必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