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長江大橋(中國哪座長江大橋最長)
在我國長江之上,有一座名叫楊泗港長江大橋的跨江工程,與傳統(tǒng)帶有橋墩的混凝土大橋不同,它的總長度雖然達到了1700米,但卻沒有使用一個橋墩,而是由一根又一根的鋼纜將橋面拉到了空中。
那么這些看起來如此纖細的索纜,是如何拉起十萬多噸主橋梁體的呢?
?
實際上這些鋼索在專業(yè)人員的口中被稱呼為鋼絞線,至于它為什么能承受住成千上萬噸的重量,那就還要從它的制造過程來說起了。
首先,制作鋼索的鋼絲必須是橋梁專用鋼絲,挑選好材料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對其表面進行熱處理和拉拔操作。為了增強鋼絲繩的韌性,我們還要在它的表面鍍上一層金屬,或者其它合金材料。
基本處理完畢之后,我們就可以將其放到專業(yè)的器具中進行最重要的三道工序——拉絲、捻股、合繩。經(jīng)過這一步的處理,眾多的鋼絲就會被捻成一股鋼絲。
再次重復這個步驟,小股鋼絲就會被合成大股鋼絲,最后再把它們放到分盤器中進行合繩,出來的成品就是鋼絞線了。
當然到這一步,鋼絞線的制作還沒有結束,我們還必須在它的表面涂抹一層潤滑油脂,這層油脂可以起到保護鋼絞線的作用,并使其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長期使用。所以大部分鋼絞線,看起來都是黑乎乎的 摸上去也黏黏的。
?
目前國內(nèi)生產(chǎn)的鋼絞線直徑一般在15.24mm左右,橫截面積為139~140平方毫米,強度為1860mpa(兆帕),理論破斷力在285.45KN~260.40KN(千牛)之間。
經(jīng)過不同單位的轉換后,我們就可以得知,一根鋼絞線所能承受的重量相當于28.5t~26t,如此看來這些纖細的鋼索可謂是極其結實了,所以只要我們合理地設計索纜的數(shù)目,支撐起一座大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我國在2014年修建楊泗港長江大橋時,為了減輕主纜的重量,更是研制出了直徑為6.2毫米、強度達到1960兆帕的世界強度最高的鋼絲。
不難算出,當時所使用的由91根鋼絲組成的單根鋼索承重能力就達到了6.5萬噸,而最終建成的楊泗港大橋由271根索纜組成,它們所產(chǎn)生的拉力完全可以吊起一個航空母艦,更不用說是一座大橋了。
?
雖然索纜的拉力非常高,但是一旦腐爛生銹它的承重力就會大打折扣,而且由于位置的關系,索纜都是無法更換的。
所以為了延長懸索橋的壽命,施工人員都會在懸索橋上安裝除濕系統(tǒng),并且設置多個監(jiān)測點,一旦索纜內(nèi)的濕度高于設定濕度,系統(tǒng)就會自動作業(yè)將濕空氣抽出,同時吹入干空氣保持鋼絲干燥不生銹。
如此一來,懸索橋就能夠多年屹立不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