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0國峰會什么時間召開、2021年20國峰會時間
撰文 | 余暉
9月25日,“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
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出席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并致辭。
這是我國首次舉辦這一論壇,論壇的主題為“可持續交通:攜手合作助力全球發展”。
現場
央視還披露了現場畫面:
畫面顯示,出席論壇的還有國務院副秘書長徐守本、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等。
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如今,交通已經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十八大以來,我國擁有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郵政快遞網和世界級港口群,是世界上運輸最繁忙的國家之一,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的客貨周轉量、港口貨物吞吐量都在世界前列。
那什么是可持續交通?
在論壇召開當天,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致賀信。
習近平指出,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是支撐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舉措。
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是關鍵詞,也是可持續交通的發展方向。
另外,據新華社此前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可持續交通問題高級別資訊小組2016年發布的《動員可持續交通促進發展》報告曾經對可持續交通下了定義:
- 可持續交通是以安全、負擔得起、方便、高效和有彈性的方式,為人員和貨物的流動提供服務和基礎設施,從而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造福今世后代;
- 同時確保將碳排放和其他排放的影響,以及對生態環境尤其是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降至最低。
首屆
這幾年來,我國對可持續交通非常關注。
兩年前,2021年10月,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在北京舉行。那是時隔5年之后,聯合國再次舉辦這一大會。
首屆大會舉辦的時間是2016年,地點是土庫曼斯坦,第二屆大會選擇的地點就是中國北京。
在2021年的那次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主旨演講,提出“要順應世界發展大勢,推進全球交通合作”。
當時,習近平提出了幾點倡議,包括:
- 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制度規則“軟聯通”
- 加大對貧困地區交通投入,讓貧困地區經濟民生因路而興
- 加強南北合作、南南合作,為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支持
- 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
- 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方式等
也是在2021年10月,有媒體發布《“可持續交通”中國方案走向世界》一文。
文中提到,中國以豐富的實踐和大膽的創新給出“中國樣本”:日益完善的自動化碼頭、不斷拓展的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的地鐵建設,這些引領潮流的新技術正在走向世界。
2023年9月25日,首屆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政知君注意到,9月21日,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在發布會上提到,“這次論壇現已有50多位外國政要、部長級代表、國際組織負責人確認出席。國內外嘉賓注冊人數將達到1000人左右”。
據介紹,論壇設計了五大議題:
- “互聯互通:促進數字時代互聯互通”
- “共同發展:不讓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人掉隊”
- “創新驅動:擁抱全球智慧交通美好未來”
- “生態優先:加快全球交通綠色低碳轉型”
- “全球治理:構建全球可持續交通合作伙伴關系”
合作
在9月25日的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開幕式上,何立峰再度釋放了“合作”的信號。
他說,中國堅持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
“希望各方凝聚共識,完善可持續交通體制機制,促進交通設施互聯互通,推動交通領域共同發展,加快交通綠色轉型,打造全球智慧交通,推動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
他還提到,中國正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愿同各方一道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和制度規則“軟聯通”,為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另據交通運輸部消息,9月25日,中國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出席論壇全體會議并作主旨講話。
他倡議,堅持交通先行、人民至上、創新引領、綠色低碳、交通天下等。
他說,要“加快促進本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區域經濟合作”“洞察旅客出行模式和貨物運輸方式,加大對貧困地區交通投入”“為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支持”“保障全球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等。
資料 | 央視 新華社 人民網 交通運輸部官網等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政知新媒體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