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二十年利率_全球加息唯獨中國降息了
金融界美股訊:北京時間14日消息,在金融危機最黑暗的日子里,美聯儲緊急將基準利率降至零附近,向金融系統注入流動性和刺激經濟增長。現在,聯儲正在考慮年底之前加息。上一次聯儲加息是2006年6月,2008年12月以來一直維持零利率。
下面這些圖表向我們展示了零利率以來美國經濟的強勁復蘇。
1. 利率(有效聯邦基金利率)
聯儲上一次加息是2006年6月29日。2007年末隨著經濟開始惡化,聯儲進入降息通道,最終在2008年12月16日將利率降至零。零利率一直維持至今,長達6年半。
2. GDP
在“大衰退”時期,2009年2季度美國實際GDP從2008年2季度略高于16萬億美元的水平下降大約4%至14.4萬億美元。此后,經濟開始觸底回升,2015年2季度GDP規模大約為16.3萬億美元。
3. 制造業產出
從2007年11月到2009年5月,聯儲編制的制造業產出指數下跌大約20%,隨后大致回到了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
4. 制造業PMI(ISM制造業指數)
在2008年2月到2009年7月間,ISM制造業指數低于50的榮枯分水嶺,但此后除了兩個月份,其余時間均在50以上,代表制造業處于擴張狀態。
5. 服務業PMI(ISM非制造業指數)
ISM非制造業商業活動指數對應美國的服務業。非制造業指數在2008年底和2009年上半年大部分時間均處于收縮狀態,但隨后進入復蘇并超越了金融危機之前的高點。
6. 建筑支出
建筑支出領先其他經濟指標下滑,在2006年和2007年基本處于下滑或停滯狀態。建筑復蘇也更為遲緩,直到2011年2月份才觸底回升,主要原因是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持續影響。
7. 產品和服務出口
從2008年2季度到2009年1季度,美國出口從年率大約1.79萬億美元降至1.54萬美元。截至2015年2季度,出口回升至大約2.12萬億美元。
8. 個人消費支出
美國經濟以消費為主。金融危機期間,個人消費支出從2008年5月的10.1萬億美元降至2009年4月的9.8萬億美元,但隨后強勁復蘇,2015年7月升至11.2萬億美元。
9. 非農就業人數
勞動力市場在衰退中也出現嚴重下挫。非農就業人數從2008年1月份的高點1.384億降至2010年2月份低點1.296億。此后,就業增長緩慢但非常穩定,截至2015年8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升至1.423億。
10. 失業率
美國失業率在衰退中大幅飆升,2009年10月最高升至10%。但此后穩步下降,截至2015年8月份失業率創出后衰退時代新低5.1%。
11. 首申失業救濟人數(4周均值)
首申失業救濟人數在聯儲將利率降至零之后不久見頂,2009年3月份4周均值達到65.925萬。隨后首申失業救濟人數穩步下降,最近幾個月已經降至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
12. 空缺職位
衰退中空缺職位下降一半以上,2009年7月份在210萬觸底。但很快美國企業開始大舉招聘,2015年7月空缺職位接近580萬個,為美國勞動統計局2000年開始公布此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
13. 平均時薪增速
金融危機之前,平均時薪增速大約在每年4%左右。不過在復蘇階段,這一數據一直令人失望,年增速在2%左右徘徊。
14. 汽車銷售
美國汽車銷售重新火爆,7月份汽車和輕卡銷售量折合年率為1750萬輛,幾乎是2009年2月份低點900萬輛的兩倍。2009年夏季銷量的突然激增與美國政府推出的“舊車折現”刺激計劃有關。
15. 零售和食品銷售
在2009年3月筑底之后,2015年7月份零售和食品銷售額達到1875億美元,為1992年有數據以來的最高值。
16. 全國房價(凱斯-席勒20城房價指數)
房地產市場在泡沫破裂很久之后才開始復蘇,房價直到2012年1月份才見底,現在仍未回到2005年前后的水平。
17. 二手房銷售
二手房銷售大幅波動了數年時間。在2007年崩潰之后,2009-2011年之間一直劇烈震蕩。最近幾年復蘇變得更為穩定,不過與房價一樣,銷售量仍低于房地產泡沫峰值水平。
18. 消費者信心(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
在金融危機期間陡降之后,消費者信心已經連續多年處于上升趨勢。不過,最近公布的2015年9月份消費者信心低于預期,可能部分由于8月份的股市下跌。
19. 小企業信心
盡管波動幅度較大,NFIB小企業信心指數近幾年總體處于上升趨勢。
20. 股市(標普500)
在聯儲將利率降至零后不久,美國股市在2009年3月份見底,隨后進入長達6年半的長期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