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制裁的中國企業名單_被制裁的中國企業名單有哪些
10月6號,美國商務部又將42家中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清單,理由是這些企業“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
據統計,進入美國黑名單的中國企業和實體已經達到了1100多家,所涉及的行業或領域大多集中在半導體、航天、人工智能、軍工、生物醫學等。其中,進入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的中國企業和個人就有近700家,還有一些企業是在美國國防部、美國財政部的制裁清單上。僅華為一家進入清單的相關公司(包括子公司分公司)和研究所(院)就有160家左右,占被管制的全部中國企業的14%。
美國將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的理由五花八門,比如今年6月12日,美國商務部31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理由是“利用西方和北約的資源向中國軍事飛行員提供培訓,違反了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9月26日,美國國土安全部門將三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理由是“強迫勞動”。9月26日,美國商務部將10家中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理由是這些企業參與、正在參與或構成重大風險參與或正在參與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的活動。
美國弄出這么一個實體清單,明面上是為了所謂的安全,實際上不過是美國的一種打壓手段,目的是無非是保障美國的利益,一旦被人威脅到美國的地位或者美國感覺到威脅,就會利用這樣一種手段阻止別人發展壯大,確保美國在技術等方面保持壟斷地位,從而實現自己一家獨大的局面。
美國不僅限制、打壓、制裁中國的公司和企業,就是自己的盟友和小弟,如果威脅到美國的利益,美國打壓起來也是毫不含糊。比如10月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實體清單中,除了我國的42家企業外還有包括來自芬蘭、德國、印度、土耳其、阿聯酋和英國的7家實體。
中美都是全球大國,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吸引了全世界最頂端的創新人才,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場和最包容的科研環境,科技水平全球領先。但隨著中國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科技領域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包括高速鐵路、5G技術、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等,有很多科技技術是美國人也玩不轉,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讓美國人感到了威脅和焦慮。為了爭奪未來世界的領導權,中美之間摩擦和矛盾將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激烈,估計未來會有更多的中國實體和個人進入美國的管制名單。
針對美國的無理打壓,中國近年來也對美國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增加對美國先進技術的出口管制,將美國軍火商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限制金屬鎵和鍺的相關產品出口,以及近日開始對無人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等等。但是從目前中美實力對比來看,中國對美國的反制顯然還達不到讓美國忌憚的程度。
針對美國步步緊逼的制裁也不能息事寧人、坐以待斃,但僅靠我們自己正面硬剛還不行。要利用我們在一些領域的優勢,與部分國家建立自己的技術和產品的供應鏈圈子,繞開美國的技術和產品限制,讓其制裁不攻自破。利用其陣營的矛盾,各個擊破,在不同的領域與個別國家開展技術和產品互換,在美國編織的鎖鏈上撬開一個個缺口。
要突破美國的打壓和限制,最終還得是靠自己。中國要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捏緊拳頭開展攻關,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自主研發水平,加強人才培養、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等方面的投入,在關鍵領域不斷實現突破。只有掌握了先進技術,才能不再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