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怎么不報復德國,以色列為什么不找德國報仇
俄烏沖突是一個試金石,曾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共同為消滅法西斯并肩作戰的盟國,因為烏克蘭的問題又站在了對立面。
俄烏沖突的正義和非正義一方很明顯,烏克蘭是非正義的一方。烏克蘭當局公開給分子班德拉,復活黨衛軍的旗幟,屠殺東烏的俄羅斯平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是“繼承人”,在美國的指揮下公開炮擊俄羅斯平民的聚居點,迫使俄軍自衛反擊,打響了戰爭。戰爭爆發后,烏克蘭又嫁禍于人,將戰爭的責任怪罪到俄羅斯的頭上,污蔑反擊侵略的俄羅斯為“侵略者”。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
美國操控世界輿論,讓全球的多數國家都必須支持烏克蘭反對俄羅斯。美國妖魔化俄羅斯,把烏克蘭說成“受害者”,不顧北約內1/3國家的反對,讓整個北約和日韓都支持烏克蘭法西斯當局。更為黑色幽默的是,曾經被屠殺了數百萬猶太人的以色列也參與到俄烏沖突中,給德國的繼承者,烏克蘭法西斯當局提供了200輛梅卡瓦主戰坦克,支持烏軍打消滅法西斯的俄軍。
被法西斯屠殺過的以色列人竟然支持法西斯,美國主導的輿論簡直是連底線都沒有了。
那么這個事情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呢?
以色列國內整體保守化,成為以色列支持烏克蘭的根本原因。
任何國家都有激進派,保守派。美國的是“左派政黨”,照顧有色族群和中下層群眾,共和黨是“右翼政黨”,保守派政黨照顧白人精英。
以色列也是如此,以色列國內兩大政治集團,分為左翼的工黨和右翼的利庫德集團。原先在以色列工黨執政的時候,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實現了歷史性的和解,巴以關系的緩和對中東局勢的緩和很有幫助。但是隨著右翼勢力利庫德集團的上臺,以色列國內的政治保守越來越明顯,以色列當局把自己作為美國的盟友,整個捆上了美國在中東的侵略戰車,進攻敘利亞打擊伊朗。等到俄烏沖突全面爆發后,以色列右翼當局不顧國內的經濟問題和社會矛盾,公開站隊美國,支持烏克蘭法西斯抵抗俄軍。
如果是左翼當局上臺,以色列至少會像匈牙利的歐爾班當局那樣采取中立態度,不會對俄羅斯下狠手。只可惜,以色列左翼已經多年沒有掌權,利庫德集團和極右翼民粹勢力在以色列國內的話語權越來越多了。哪怕國防軍和以色列極右翼勢力爆發沖突,極右翼也要另行組建武裝和國防軍對抗。可想而知,以色列右翼勢力造成的以色列社會的大撕裂,成為以色列不可彌補的社會創傷。
在國內矛盾很多的情況下,極右翼勢力就得裹挾以色列國內把矛盾轉移到國外。那么,俄烏沖突就成為以色列右翼當局表忠心對美國的一個很好的機會。以色列給烏克蘭軍隊200多輛梅卡瓦坦克,就是以色列支持美國和烏軍法西斯部隊的“政治正確”,這個政治正確可謂是黑白不分,已經把對猶太人的屠殺忘到腦后了。
以色列打擊俄軍,有利于以色列在中東地區開展對伊朗和敘利亞的軍事行動。
這個事情確切說是以色列打擊伊朗和敘利亞開展的側面作戰行動。
以色列和俄羅斯之間的關系,表面上看還是友好的。但是,由于俄羅斯/蘇聯長時間的去支持敘利亞和伊朗的正義斗爭,以色列上下早已把反對俄羅斯當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么在中東地區,伊朗、敘利亞和以色列是絕對的敵人,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以色列對敘利亞和伊朗打擊了多次毫無辦法,于是以色列就采取支持烏克蘭打俄軍的策略來切斷俄羅斯對敘利亞和伊朗的支持,從而達到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戰略目的。
一旦俄軍陷入俄烏沖突的泥潭里面,俄軍就無力支持敘利亞和伊朗了。尤其是敘利亞自身所需要的重武器,以色列這邊支持烏軍的舉動都會讓俄羅斯無法支持敘利亞更多的重武器,敘軍的失敗就是時間問題了。
以色列支持梅卡瓦坦克給烏軍的舉動,讓整個中東地區的局勢陷入到更加復雜的局面里面。
以色列此舉,其實是給自己在埋雷。以色列給烏軍坦克,那支持俄羅斯的伊朗就不愿意了。伊朗會不會對以色列展開大規模的軍事報復?這個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伊朗有大量的導彈,別說打以軍了,打美軍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哈馬斯武裝、巴勒斯坦游擊隊都是伊朗支持的軍隊,伊朗下一步該如何報復以色列?這都很難說。
以色列此舉,只能讓以色列國內安全變得更加不安全。給烏軍200輛坦克,以色列這步棋大錯特錯。
【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