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風情》
2025-03-04 11:29:02
"欲把西湖比西子,長江后浪推前浪。千里鶯啼綠映紅,一片春風滿江口。"這首蘇軾的七言絕句,以江南春色為背景,展現了一個文人墨客在仕途起伏中對自然的向往和對人生的豁達態度。《望江風情》不僅是一首描繪自然風光的詩作,更是蘇軾在個人遭遇與國家命運之間尋找平衡的智慧結晶。
在本事風波橫亙之際,蘇軾寫下"長江后浪推前浪",這句詩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蘇軾歷經仕途的起起落落,目睹朝廷的變遷,卻始終保持著超然的態度。他明白政治興趣的可貴,卻不為功名利祿所困。在《定風波》詩中,他寫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這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閑適心境,正是蘇軾的人生智慧。
作為一位同時代的文人,蘇軾深知"仕途如棋"的艱難。他在《晁錯論》中寫道:"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這種對國家命運的關切與責任感,在《望江風情》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他既不盲目反叛,也不會沉溺于私心,始終保持著對國家和百姓的深切關懷。
蘇軾的詩歌創作,往往融合著哲理和情感。在《念奴嬌》詩中,他寫道:"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種對自然山水的眷戀,正反映了他的人生追求。《望江風情》中"一片春風滿江口"的意境,正是這種超脫與豁達的寫照。
800字簡體中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