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房產、漕澗房子出售
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古鎮,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但直到20年后的2011年,烏鎮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才正式上馬——2011年5月26日上午,雅達國際與桐鄉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約烏鎮健康生態產業園項目。雅達國際董事長蔣建寧與桐鄉市人民政府市長朱海平出席并簽約。
5個月后,烏鎮健康生態產業園項目的住宅組團——烏鎮雅園的開發公司浙江雅達成立,從股權結構中可以看見,雅達健康控股50%,綠城和藍城系公司(全稱為寧波梅山保稅港區藍鎮投資管理合伙企業)共持股50%。按照規劃,占地5500畝的生態產業園分為雅園和達園,雅園為居住區,達園為產業配套區
第一次進入浙江烏鎮的蔣建寧蔣老板,在這個巨無霸項目上拉來了浙江地產一哥“綠城”,擔綱地產背書(設計、工程、銷售、物業由綠城負責),兩年后,項目數易其稿,終于正式開工,并于2014年正式開盤。
1999年的大年初一,現在西柵恒益堂的位置,發生了一場大火,燒毀了12戶人家、17間房。
1999年3月,桐鄉市政府成立烏鎮古鎮保護與旅游開發管理委員會,由市長助理陳向宏任主任,市財政局、國土局、電力局等13家部門每家100萬,籌措了啟動資金1300萬。6月,烏鎮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99年,烏鎮東柵區塊保護開發工程經過周密調查,制定了《烏鎮古鎮首期整治保護總體規劃》和詳細的修復與整治方案,開始實施烏鎮古鎮保護與開發的東柵工程,簡稱“東柵景區”。
2001年,烏鎮保護開發一期工程東柵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以其原汁原味的水鄉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一躍成為中國著名的古鎮旅游勝地。烏鎮對古鎮保護開發方式的有效探索,也受到了專家和同行的肯定,被聯合國專家考察小組譽為中國古鎮保護之“烏鎮模式”。
2001年春天,烏鎮迎來重量級官員的視察: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張德江。隨后,烏鎮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
2001年7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定,烏鎮被正式批準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昔日的江南明珠拂去了它的灰塵,重新煥發出動人的光彩。青磚黛瓦的江南水鄉,開始走向世界。
烏鎮在展示中國古老文化的非凡魅力和東方生活的傳統精髓的同時,也成為了一部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中外文化的交流史。
東柵開放后的2001年11月,烏鎮二期保護與開發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陳向宏把一期東柵抵押給銀行,開始做二期工程,他的眼光就放到了景觀資源更好的西柵,老街保存完好,古橋多。
相較一期是個與其它古鎮類似的“觀光型”景區,二期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觀光加休閑體驗型”水鄉古鎮景區,街區內的名勝古跡、手工作坊、經典展館、宗教建筑、民俗風情、休閑場所讓人流連忘返,自然風光美不勝收,泛光夜景氣勢磅礴。
景區內還有各類風格的民居特色客房和各種檔次的度假酒店,多家設施齊全的會議中心和商務會館;游客服務中心、游覽車、觀光船、水上公交、直飲水、天然氣、寬帶網絡、衛星電視、電子巡更、泛光照明、星級廁所和智能化旅游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2003-2004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的習近平同志陪同相關領導四次親臨烏鎮,并對烏鎮的保護方式和理念給予了充分肯定。
2006年西柵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也就在這一年,烏鎮走出去的享譽世界的木心,在陳向宏的邀請下,回鄉居住,臥東懷西的故事在晚晴小筑,娓娓道來。
2007年1月8日,中青旅對外宣布,斥資現金3.55億收購烏鎮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60%股份,正式控股烏鎮景區開發。
除了股東和資本的多元化之外,烏鎮的開發在第二個7年迎來了又一輪高峰:
2013年5月,從《似水年華》到第一屆烏鎮戲劇節正式開辦,黃磊又一次來到烏鎮,賴聲川、孟京輝,烏鎮的戲臺子不再是吳儂軟語的鄉音裊裊,《等待戈多》、《哈姆雷特》、《雷雨》,烏鎮成為年輕人在每年的10月必去的打卡地。
2014年11月18日,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閉幕,烏鎮也被定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
2015年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總書記更是親臨烏鎮發表主旨演講,給予烏鎮“耳目一新,刮目相看”的高度評價。
至此,古鎮的故事,從保護開始進入開發的篇章。
烏鎮已經脫穎而出,成為現代互聯網技術與中國傳統社會融合發展的一種象征了,那么“未來烏鎮在互聯網產業、智能制造、現代制造業、新型旅游業等方面的產業集聚會越來越快,發展會越來越猛,資產要素的價值會越來越高。這是真實存在的,引爆烏鎮3-5年。”
2017年8月2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發文同意將原桐鄉市龍翔街道管轄的區域和濮院鎮所轄的西浜村劃歸烏鎮鎮管轄。
桐鄉市區劃調整為烏鎮鎮新增了建設空間1000畝,包含在桐鄉全市新增的4538畝建設空間里。
“不考慮房地產經濟,我們的規劃不是房地產開發商給的,而是根據自身產業發展需要來做我們的土地出讓。”
大烏鎮規劃的最終目的,要讓烏鎮老百姓和在烏鎮工作創業的人,能夠得到宜居的、舒適的、智能的生活。
2017年9月21日,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旗下控股子公司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12億元競拍獲得桐鄉6.51萬平方米土地。
據悉,競拍所獲地塊位于桐鄉市烏鎮鎮子夜路北側、聯合路西側,出讓面積6.51萬平方米,地塊的規劃用途為城鎮住宅用地、批發零售用地,出讓年限分別為70年和40年,容積率為1.0-1.8。
這是桐鄉當年的地王項目,也是烏鎮迄今為止的地王項目——溢價率高達380%,折合樓面價10242元/㎡。
這就是日后的烏鎮·綠城蘭園,像雅達一樣,烏旅也選擇了綠城,來開始這一次的從旅游到地產。
烏鎮有兩條重要的主干線——南北貫穿的姚太線和東西走向,連通烏鎮景區和烏鎮大道的子夜路——烏鎮是整個桐鄉最后一個通公路的鎮,而子夜路往東延伸段則是烏鎮近幾年才開通,但卻意義可能最重大的一條主干道。
而2017年開始拉開序幕的大烏鎮開發,主要圍繞子夜路兩側展開:
2019年雅達國際,補倉烏鎮子夜東路南側兩宗地塊,增加土儲超過10萬方;
同年,上海大發,以總價6.45億元競得桐土儲[2018]34號地處桐鄉市烏鎮鎮城南片區姚太線東側、浮瀾橋港南側地塊,出讓面積6.12萬平方米,容積率2,建筑面積12.25萬平方米;
次年的圣誕夜,平安進入繼悅景莊之后,繼續加大烏鎮投資力度,增加兩宗宅地。
2021年1月9日,江南古鎮烏鎮迎來一個新故事。
上坤地產與平安不動產、首創置業在這里簽署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烏鎮·新柵”項目正式落地。項目建筑面積總共75萬m,項目總貨值預計超過150億元。
上坤剛揭曉的烏鎮·新柵項目,打出了主打藝術人文與社交度假的牌子。
江南創展藝術中心、烏篷水上美食中心、數字水鄉體驗中心、禪茶文化社交中心,通過這四大文化地標,上坤將賦予烏鎮江南精神文化的載體。融入文創藝術、會議會展、酒店服務融入其中,結合烏鎮特色節慶活動,一個新的小鎮正在等待被喚醒。
烏鎮是一個有1300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十字形的內河水系將全鎮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塊,當地人分別稱之為“東柵、南柵、西柵、北柵”。
烏鎮沒有城墻,卻有四柵。江南水鄉,河流四通八達,于是在鎮區邊緣就有水柵的設立,一般是在鎮區外圍的橋梁的橋洞下設置柵欄門,白天通船,夜晚關閉,以隔斷水上交通,保證鎮區內部安全。
烏鎮的四柵分別通向杭州、蘇州、嘉興、湖州,其實就是鎮區市梢的邊界。
民國《烏青鎮志》里,“烏戍綰錢塘姑蘇之脊,所當商賈之航,閩粵而漕江淮者,亦咽喉于此,人煙輻湊,環帶數千家。”
在規模上,當時的烏鎮儼然是一座江南巨鎮。它的架勢可以與湖州府城和嘉興府城相媲美。
陳向宏說,烏鎮在蘇杭之間,曾經是人流如織的風尚之地。他是北柵人,在他的印象里烏鎮就是一個巨大的城鎮,各路消息靈通,所有的交易,所有的商業都是圍繞水網展開的,時髦得很。
歷經沉寂,1998年烏鎮委托上海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編制《烏鎮古鎮保護規劃》,規劃明確了烏鎮古鎮保護和旅游開發的整體發展方向,并將整個古鎮劃分為絕對保護區、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和區域控制區四個不同等級的保護區域,提出不同等級的保護措施和保護范圍,緩沖面積達198公頃。
翻開烏鎮的地圖,沿著姚太路和子夜路可以清晰地看出來烏鎮的版塊:
姚太路往西,為烏鎮景區范圍,
包含東柵、西柵、烏村、互聯網大會場館等地;
姚太路往東,為烏鎮新區,沿著子夜東路往東,到通往桐鄉、嘉興的烏鎮大道之間是烏鎮規劃中的CBD板塊:政府辦公大樓、酒店集群、青年時代廣場、互聯網產業集群,以及以烏鎮雅園、烏鎮蘭園為代表的居住區。
而隨著多地塊出讓,大量房源正式進入市場,烏鎮的第三個7年正式進入了房地產時代。
幾年前,行業流行一個舶來詞——HOPSCA,指的是伴隨著城市功能的綜合化、規模大型化和空間與流線組織復合化而順應成長的一種全新的復合地產。
豪布斯卡英文表述為“于1986年最先誕生于巴黎的拉德芳斯,是一個集酒店(HOTEL)、辦公樓(OFFICE)、生態公園(PARK)、購物(SHOPPINGMALL)、會所(CONVENTION)、高檔住宅(APPARTMENT)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這個舶來品引入國內后,以我們身邊的萬達廣場、龍湖天街、吾悅廣場、華潤·萬象城等面貌出現,在城鎮化的宏大敘事中,擔綱著區域中心、甚至城市中心橫空出世的重任,它集約了下館子、逛百貨大樓、看電影、乃至跳廣場舞的需求,它取代了村口的大榕樹,鎮上的菜市場,成為了新一代的cbd中心。
說了這么多,hopsca和烏鎮有什么關系呢?
站在2024年的今天,我們去看烏鎮,它其實就是一座典型的綜合體:
東、西柵景區,是升級了的生態公園
互聯網大會、戲劇節,是更高級別的辦公、會所
阿麗拉、錦堂、君瀾黃金水岸、景區民宿,是高濃度的酒店集群
烏鎮雅園、烏鎮蘭園......,是大型、高品質、滿足多層次需求的改善型住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