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車成都;成都共享汽車收費標準
共享單車進入成都人生活后,共享汽車也進來了。像盼達用車、EVCARD、蘇打出行這些都已經被很多人曉得,就在這種“已有市場”里,又一個新的共享汽車品牌“GoFun出行”在前幾天進入成都了!
GoFun出行3月20日宣布入駐成都,而且來勢洶洶:和四川省交投集團合作,獨家享有免費臨時占道停車2小時的政策。這就有點吸引人了哦!
到目前為止,范兒姐了解到成都市場一共出現了6家共享汽車:
● 蘇打出行:2015年12月25日正式在成都上線運營,與全球最大的租賃公司安飛士合作。
● 盼達用車:2016年8月31日正式在成都上線運營,使用力帆330EV新能源車
● 左中右微公交:2016年7月3日正式在成都投入運行,主要投放車型為康迪小電跑和康迪熊貓兩種車型
● EVCARD:2016年9月22日正式登陸成都,現有榮威E50和奇瑞EQ兩款車型
● Car2Share:2016年12月登陸成都,僅與孵化園、天府新區部分企業合作,使用奔馳Smart汽車
● Gofun出行:2017年3月20日聯合四川省交投集團正式入駐成都,使用奇瑞純電動汽車。
使用方法和共享單車類似,下載各家APP,憑駕駛證、身份證等實名認證后,即可在相關點位租還用車,采用分時租賃模式。一般而言,所使用的汽車多為新能源汽車,但也有燃油車。每家在計費、借還車規則、車型號等方面有所差異。
“老司機”范兒姐再次現身,為大家肉測共享汽車,到底怎么用,有什么限制,好不好開等等問題,下面全部都能了解到。
本文略長,附上小目錄:
● 成都街頭的共享汽車哪家強,我們來測評告一哈
● 共享經濟,更需共享文明
1
成都共享汽車哪家強,測評告一哈
說在前面:因Car2Share是與孵化園和天府新區部分企業合作,紅星路打工的范兒姐無法注冊使用;左中右微公交APP上根本看不到用車,無法租
所以,本次測評包含的是大家日常都能用到的:盼達用車、EVCARD、蘇打出行、Gofun出行。
* 如有小伙伴使用過Car2Share和左中右微公交,歡迎來跟范兒姐交流!
GoFun出行是首汽集團旗下的新能源分時租車品牌,3月20日才宣布聯合四川省交投集團正式入駐成都,進來的比較晚的了。它的優點:24小時隨用隨取,任意網點還車,2小時內臨時占道停車免費?,F在注冊的新用戶都會送1元3小時的租車券。
缺點也比較明顯:才進成都,點位太少,只有5個,且集中在城南和西南。預計年底至少1000輛車投入運營,點位也將逐步覆蓋整個成都市。
可選車型:奇瑞的純電動車
收費標準:0.1元/分鐘+1元/公里
目前車輛:200臺
目前站點:5個
站點位置:環球中心、大悅城、銀海芯座、五冶大廈、世豪廣場
租車在“GoFun出行”APP上操作,進入APP后點擊左上角圖標,通過手機號注冊登陸,成功后即可進入【資質認證】。
必須上傳:
● 身份證正反面照片(二代)
● 駕駛證及副頁
認證成功后才能交納用車押金,押金是699元,比其他幾家都便宜!為了避免前面沒通過造成的金錢損失。認證審核比較慢,一般需要48小時。
目前一共只有5個大點位,不過當你在附近的時候會發現是由周圍幾個小點位組合的。范兒姐去的是銀海芯座,距離幾百米又有其他點位。
每個點位上都有明確顯示可用的車輛數,當選擇了取車點后,需要同時選出你的還車點,同取車點或選擇異地還車的點位。這一點不是很靈活!我萬一又變了呢,噶。
點擊“我要用車”后,進入選擇車輛和計費頁面,該點位上的每輛車都標明了型號、車牌、幾人座、計費方式、剩余電量可跑的公里數。要注意的是,異地還車是涉及費用的!在范兒姐測試的幾個點位看來,都是統一價格6元。同取車點還車不含此費用。
銀海芯座點位,在路面停車場里GoFun都有專用車位,但點位一點都不明顯,沒有突出的指示牌。倒是GoFun的LOGO看著很魔性,可以用LOGO來識別。
每個車位后都配有充電樁,不過目前還沒投入使用。
GoFun用的車是奇瑞eQ,目前注冊就送3小時用車。
EVCARD目前車型里也有奇瑞eQ,檔位是轉鈕式的,這個有點不方便,其他倒還好。因為范兒姐發稿前一直沒有通過審核,所以就無法再進一步肉測了!用過的小伙伴可以來說一說體驗哦。
另外再插一句,也不是所有的點位都有專用車位和充電樁,范兒姐路過了翠柳灣路的點位,車子是停在河邊沿路上的,多長一條,用報社哥哥的圖給你們看看。
點位數評分:★
車輛數評分:★★
APP操作評分:★★★
價格評分:★★★★
是否電動車:是
整體評分:★★☆
盼達用車來自重慶,車身是我們超萌的滾滾。2016年8月已經在成都街頭開跑,盼達的車都是換電池的,不用我們換,不用加油,非常節能環保。滿電時,可續航150公里。
盼達用車分個人租賃和機構租賃,其中個人的包括:分時租賃、短期租賃、長期租賃、自營平臺專車租賃四種。我們這里說的是分時租賃,按分鐘和小時計算收費。
可選車型:力帆330EV
收費標準:19元/小時,129元/天
目前車輛:500臺
目前站點:64個
站點位置:分布主城各大型社區、交通樞紐、旅游景區、購物中心、大學、創業園區等
租車全程都是通過“盼達用車”APP操作,進入APP,點擊左上角頭像,通過手機號注冊登陸之后,進行最關鍵的一步【認證】。必須填寫、上傳以下資料:
● 真實姓名、身份證,身份證正反面照片(二代)
● 駕駛證及副頁,駕齡至少在6個月以上,累積扣分不超過9分
上傳成功后等待驗證,驗證過程非??欤秲航?分鐘之內就收到了【已認證】的消息。
接下來,還不能租車,跟共享單車一樣,要交保證金。返回主頁面點擊頭像,進入“我的錢包”,根據提示來操作,最后進入“租車押金”。
注意了!這里有兩種方式可選:
● 支付1000元保證金,將凍結在賬戶內作為違章保證金
● 授權芝麻信用,達到650分,則可免交1000元
保證金是可以退的,在最后一次訂單完結后的30天后解凍。完成初次注冊后,新用戶都會得到19元抵用券,相當于第一單免費使用1小時。
完成以上步驟,恭喜大家,就可以租車了!
讓我們來試一試。
初步體驗還比較好,可以看到成都范圍內的取還車點位很多,新都、郫縣、雙流都有。上面的圈圈里顯示的數字,就是當前該點可用車的數量,不過范兒姐附近一輛都沒有…
點一點圈圈,可以看見當前空閑車輛數與地點,覺得OK的話就可以點擊“一鍵用車”進入下一步。
在這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出行地點和時間進行具體設置了,取車還車地點不是必須在同一個。
“點擊換車”可以在可用車輛里進行選擇,每個都有標注剩余電量、剩余里程,把握好自己的距離,不然在途中沒電就只有瓜起等拖車了。
提交訂單后,去取車就可以了。有地圖導航。
不過!地圖導航真的不是很準!范兒姐第一次嘗試找車的時候跟著導航跑了兩個地方,都沒有找到停放點,并且朋友圈不少朋友都表示:確實不好找/停放點都很奇怪;也有人懟:很好用啊~
第二次在機緣巧合之下,找到了停放點。
路邊球場的停車場里停放著盼達,數量倒是挺多。正好旁邊就是EVCARD。
現場看到了撞wo側邊的車子,以及被用得很臟的車墊。左上角那個正好是范兒姐租用到的車,可能真的是運氣撇。我的包包可不能放上去!
范兒姐在這就要多插一句了:希望大家共同愛護共享汽車,保持車內干凈,希望能為下個用戶營造一個良好的用車體驗!
找到自己預定的車,在APP上進行開車門、鎖車門等工作,還看得到當前的檔位、車門狀態、手剎狀態。
第一盤用開始有點夾手夾腳,生怕不適應,不過幸好,老司機接受能力很強。
盼達用的電動車是力帆330ev,外型小巧,顏色有點奶氣,頂著滾滾的臉,超級乖。在路上經??吹剑脖容^打眼。
自動擋上手也很容易,不過個人感覺開著有點不經事(成都話:xier),減震不是很好,剎車要踩到很底下才有用。還有一點就是方向盤比較松,打好幾轉。
前不久范兒姐看到資訊,工信部勒令整改力帆330EV新能源車,而這款正好是盼達用車使用的車型,范兒姐向盼達用車了解其應對措施,對方表示不做回答。盼達用車將在2017年有計劃投放3000輛力帆330ev。
點位數評分:★★★
車輛數評分:★★★★
APP操作評分:★★★
價格評分:★★★★
是否電動車:是
整體評分:★★★☆
EVCARD是上海品牌,按分鐘和小時收費的電動汽車租賃。車子全部是充電的新能源電動車,所以每個停放點是建有充電樁的??蛇x車型2種,成都有榮威E50、奇瑞eQ,收費不同。預計2017會增加寶馬i3。
EVCARD的特點:任意熱點租還、新能源牌照不限行、臨時占道兩小時免費。
可選車型:榮威E50、奇瑞eQ
收費標準:
榮威E50:0.5元/分鐘,180元/天
奇瑞eQ:0.5元/分鐘,180元/天
目前車輛:300臺
目前站點:200多個
站點位置:成都主城區、新都、雙流、華陽、溫江等,較為明顯的路面上、地下停車場
租車在“EVCARD”APP上操作,每個點位的信息都非常清晰,這點有加分。范兒姐一步步簡單說說,首先是注冊和【認證】,需要上傳駕駛證信息與圖片:
● 駕駛證及副頁,持有效駕駛執照(準駕車型為C2及以上),且有一年以上實際駕駛經驗
審核再3-5個工作日內完成,通過后EVCARD會免費寄一張會員卡,卡的用處在于:遇到信號不好手機APP無法聯網操作的時候,會員卡就等于車鑰匙。
會員卡大概等2-3天就收到,內含實名制定制會員卡,宣傳折頁,會員手冊,手冊的內容幾乎解答了所有的疑問,包括服務特點、租換車操作、注意事項、保險理賠、事故/違章處理流程等等。
在“我的錢包”里,加押金,可開信用卡預授權刷1000預授或在線支付1000元作為押金,不能使用芝麻信用。不再使用的話,押金會退。開通信用卡預授權的是不用車的30天后自動解綁,其他方式交押金的需在APP內提交申請,申請后15-20個工作日內退還。
審核通過,交好押金就可以開始租車了,會員卡做備用??梢钥匆姵啥汲菂^的點位很多,且每個點位都詳細說明了當前車輛情況和點位停車情況,大多點位都有配圖,方便大家找。
EVCARD網點都比較明顯,用完車停放好后就自覺插上電再走。
來個特寫。
整個借還車都在APP上操作,可提前預約最近的一輛車,以免找車途中被別人用了。開車門鎖車等也是通過APP操作,還車前還會再次提醒必做事項,簡單清晰。
開車門遇到手機信號不好的時候,就用會員卡掃擋風玻璃這塊感應區,就可以了。
范兒姐肉測的是榮威E50,雙開門的自動擋小電動車,后排坐人的話必須把前面的椅子掀開,不是很方便,略顯緊湊??吹降膸纵v車整體倒是多干凈的,后視鏡玻璃有點臟。
同樣的,車子里面構造小卻全,一鍵式啟動,電子手剎。駕駛位前面的顯示屏上會顯示該車可跑公里數。中控區有點不安逸,看起像假的哈哈。還有一個不方便的是,車門、車窗的控制鍵在檔位的下方,不是在門上。
開著倒是很穩當,上手感覺不錯,操作簡單,作為短距離代步還不錯。目前在雙流機場停車場有設點位與車輛,這個范兒姐個人覺得很方便,又便宜。
點位數評分:★★★★
車輛數評分:★★★☆
APP操作評分:★★★★
價格評分:★★★
是否電動車:是
整體評分:★★★☆
Soda出行雖然也是共享汽車之一,不過它和EVCARD、盼達有著本質的區別,簡單點說:EVCARD和盼達都是用自己的“專車”做分時共享,有著明顯的標識;而Soda出行更主要是做服務與技術,與汽車租賃商合作,用閑置的租賃汽車進行分時共享,利用已有的資源將其最大化運用。Soda與全球最大的租賃公司安飛士合作。
Soda出行的特點是:可選車型多;標識不明顯,適合商務使用;0押金;按分鐘和里程數計費。
不過最大的缺點就是:點位真的太少,主要集中在高新區,且必須同一借還點;燃油車有限行日。
可選車型:燃油車:上海大眾的朗逸,雪佛蘭的科魯茲;電動車:北汽EV160電動車
收費標準:0.06元/分鐘+1.5元/公里
目前車輛:200臺
目前站點:8個
站點位置:高新區天府軟件園
租車通過APP【蘇打出行】完成,頁面清晰簡單,可用微信登陸,不過租車是必須認證的:
● 上傳駕駛證正反兩面
● 現拍正面臉部照片一張
● 年滿20周歲,駕齡與駕駛證有效期在一個月以上。
認證通過大概是1-2個工作日,通過后就可以直接進行租車,不需要交押金,這一點范兒姐覺得完勝其他家。
租車頁面可以看見有一個范圍被圈住,這個意思就是:Soda租車只能在二繞內行駛,不能開出去,如果開出去的話,官方客服是會立馬打電話來提醒。
同時頁面上也不像其他幾家有明顯的點位顯示,Soda顯示的是車輛而非點位,點位少且都在高新區天府軟件園,主要方便園區的上班族,如果遠離點位就會看見提示:很遺憾,附近一公里無可用車輛。摔。
點位都比較好找,都在路邊出入口地方。范兒姐是在蘇打科技樓下找到的車,紅色牌子還算醒目,不過第一眼也不會知道是共享汽車,因為車子真的長得就是個私家車??!
整個車身只有車頭一側和車尾有帖Soda的標識,一般晃眼都會以為是個性貼紙,很適合商務用車或者情侶約會,比較“私人”,以為是個人的車哈哈。
正式試一試用著如何,在APP上點擊用車后,首先會出來【用戶協議】,同意后正式進入使用頁面,會根據車型不同彈出該車的操作提醒。
頁面清晰,下面一排操作鍵,點擊更多,有【撥打救援電話】,比如路上遇到事故等等就直接找官方來告知該怎么做。【閃燈提示】是方便找車,按了之后,車等會雙閃提醒你。最后一個【充電站】是用于Soda的電動車,不過Soda的電動車數量并不多。
還車必須是“哪兒借哪兒還”,且要停放在Soda專用車位上。用戶的首次訂單可減免60元,范兒姐開了28分鐘3公里,總共也才7.11,最后用了券結算0元。比打車便宜!
車內部和私家車也沒什么不同,這款車是鑰匙啟動,車鑰匙就放在前面槽槽里。車內部很整潔,據Soda出行工作人員介紹,每周會清理1-2次。
因為是價位10萬+的車,開著是比幾萬塊錢的電動車要舒服不少,就像開自己的車一樣哈哈。燃油車就會有加油的需求,不過用戶不用管,Soda公司來加。
點位數評分:★
車輛數評分:★★
APP操作評分:★★★★
價格評分:★★★★
是否電動車:少量,多為燃油車
整體評分:★★☆
以上3家使用后,范兒姐覺得各有優點,比如盼達點位數量多、EVCARD好開、蘇打私密較強,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進行選擇。
對于保險、違章、交通事故等問題,每個平臺都有詳細的介紹,這里范兒姐就不再說了。太多了…
2
共享經濟,更需共享文明
這兩年,共享經濟在我國發展得如火如荼。網約車、共享單車后,共享汽車又先后進入我們的生活。而成都總是他們首選進入的城市之一,成都是移動智能出行發展最有潛力的城市之一。
在2016年11月16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和滴滴媒體研究院聯合發布了《智能出行大數據報告—成都篇》,報告顯示:2016年三季度,成都地區的智能出行總人次達到1.3億,成都成為西部地區智能出行滲透率最高的城市,且成都使用快車拼車和順風車人次居全國第二,僅次于北京。
雖然共享汽車在國內屬于新生事物,在萌芽起步階段,車少車型少。
對于(吃瓜)群眾的我們,第一次看見“共享經濟”這個名詞可能就是這兩年,但其實這個概念早在上世紀40年代瑞士就出現了!
圖片來自網絡
● 1948,瑞士蘇黎世合作社的組織在瑞士成立了“自駕車合作社”,其理念為當合作社的某個會員用完車后,便將車鑰匙交給下個使用者。
● 1960~1970,隨著汽車電子系統在汽車上運用,汽車共享得以繼續緩步發展。
● 1970~1980,汽車共享項目出現了系統務,比如法國的ProcoTip系統。
● 1980~1990,Car-Sharing真正扎根的時代。在瑞士、德國、瑞典、荷蘭、加拿大和美國這些發達國家緩慢持續發展,主要由非盈利機構運營。
● 1990~2010,Car-Sharing出現一批大型商業公司,如Autolib,City Car Club, Greenwheels, JustShareIt, Stadtmobil, Zoom, and Zipcar。
● 2010年至今,Car-Sharing持續發展,汽車公司紛紛進行試探性運營。使用傳統汽車和電動汽車來運營項目。諸如戴姆勒的Car2go項目、寶馬的On Demand項目、雷諾的Twizy Way和豐田的CMOS。
其中,以“汽車共享”為理念的美國網上租車公司開創的Zipcar模式大獲成功。這一模式是將汽車放置在固定點位,用戶通過APP自助取車還車,省去人工步驟。也就是現在國內采取的“共享汽車”模式。
圖片來自網絡
國外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氣候,共享的服務車輛來源分幾大類,而且真的是什么車都有,不僅有小型車、緊湊型車,面包車、皮卡,或者豪華轎車都有。拉仇恨!
● 獨立汽車共享服務:約等于一般租車公司,根據市場需求選擇車型,再向汽車廠商購買,比如最出名的Zipcar。也有由政府機構、大學、軌道交通運營方提供。
Zipcar在洛杉磯的車型:多到羨慕
● 傳統租車公司提供共享:通過汽車共享服務平臺,把自己閑置的車子拿出來提供服務,這樣也就不用自己開發應用、安裝電子設備等等。
● 汽車廠商提供租車服務:大廠商成立子公司專門做共享,最典型的就是奔馳的Car2go和寶馬的Drivenow,大家可以不用買車也能深度體驗用車
DriveNow的共享車型:
● 私人車輛提供短時租賃:這種模式是最符合“汽車共享”的愿意,把自己家里的閑置車租出去。
期待我們的共享汽車也能發展到這個高度!
在國內大中城市,買車、養車成本的越來越高,再加上限行政策、上車牌難及城市停車位飽和等問題,公眾對“共享汽車”具有巨大潛在需求。
不過,共享汽車在國內的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和無法避免的問題。
共享汽車最大吸引力就是經濟實惠,正常情況下,使用共享汽車的費用比打車還要便宜,而且有些網約車司機路都找不到,開車的狀態讓人著急。那么,可以自己開車、還便宜,我為啥子不用共享汽車嘛!
但共享汽車不像單車,可以迅速鋪量+按規矩停放在路邊就OK,共享汽車的數量和取放問題應該算是最大難關,如果沒有足夠量的汽車、覆蓋面廣的點位、足夠方便的取放服務,就不可能滿足大眾的用車需求。
簡單說就是:車難找,車難還。
而且,共享經濟下的產物還考驗著用戶的素質和社會誠信體系的完善。一輛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了國民素質的照妖鏡,那么面對更高價值的汽車來說,是不是還需要更加自律呢。
還是一句老話,共享經濟,還需大家共享文明。
對于新興共享汽車,大家有什么樣的看法呢?
你最關心的是什么問題?
你會選擇使用共享汽車嗎?
快來評論區說一說!
圖文 | 習小小、楊三金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資料參考:中國智能出行2015大數據報告:成都移動端叫車出行次數全國第一
共享汽車來了,還要買車嗎?(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