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M車型的特點(寶馬m車型都有什么型號)
本期是寶馬客《車主評車》的第105篇文章。國內在售寶馬Z4有一款sDrive25i,還有一款M40i,其實在國外還有一款介于二者之間的sDrive30i,這款車配備2.0T四缸高功率發動機,輸出最大馬力255匹,0-96公里/時僅5.2秒。恰好,寶馬客老朋友亞力克,除了M850i、M340i之外,還買了一臺G29 Z4 sDrive30i,一起來了解這款神秘車型吧!
——編者按
Hello,各位Bimmer!很高興與大家再次相見,我是亞力克,來自北京,目前理工科留學生一枚。作為一名BMW和寶馬客的老粉,相信在座的很多都和我混個“臉熟”了,嘿嘿!我一直認為車是應該取悅人的,所以一臺在閑暇之余能夠開著很享受的車就顯得格外重要,加上我對寶馬的敞篷車有著特殊的感情,于是在去年的夏天我選擇購入了一臺寶馬家目前最為獨立的一款車型:G29 Z4 sDrive30i。
G29 Z4 sDrive30i
購車時間:2022年9月
目前里程:9000公里
亮點配置:軟頂敞篷,M Sport排氣,哈曼卡頓音響,抬頭顯示
文:亞力克
“Z4是一臺沒有向時代妥協的產物,
還保留著寶馬的駕駛'悅'樂趣的一款車型”
1、我的用車經歷:
作為汽車相關專業學生,且只有愛自己在車庫里折騰車這一個主要愛好,車這些年我沒少買,目前寶馬系的擁有過G20 M340i、G29 Z4、MINI GP3、M850i。
2、為什么選擇Z4?
這一代Z4其實爭議性非常大,一方面是因為豐田Supra的存在,但這兩臺車平臺共享并沒有太影響Z4的聲譽,畢竟是隔壁豐田略微丟失了一些靈魂與頭銜,而且大家普遍夸贊Supra的操控也順道把Z4給夸了。
另一個爭議的點是很多人認為G時代的Z4失去了很多的寶馬設計靈魂,這個我的確無法反駁,霍氏彎角消失,天使眼被取代,都讓這臺寶馬少了很多寶馬味兒。但是我堅信美丑因人而異,G時代的很多寶馬車型都是越看越好看的,例如7系、4系、M3/M4,最后都是真香。
買這臺的決定是沖動的,本身那時候想買臺M550i,但新車價格過于堅挺,改款前的庫存車又感覺有點兒不值得,加上已經有了M340i,再買一臺四門轎車顯得有點沒意義。剛好那段時間我所處的地區天氣很好,加上我對寶馬的敞篷車有著特別的情感,家里曾經買的E93 330i是我對寶馬品牌乃至汽車產生愛的啟蒙車,時至今日我還會回想起那時候坐TA出門的美好時光。
有了上述這些因素,一不做二不休,買就買有特色的車,直接上Z4!而不買寶馬其他敞篷車的原因很簡單:Z4 M40i和M340i都是一樣的發動機,沒意思;4系和3系重疊,8系貴。做完決定后就開始找車,這代Z4的廣告色是舊金山紅(三藩紅)+Ivory白(象牙白),我個人對這個配色沒有任何抵抗力,舊金山紅看著也不怯,男女都合適,不同的光照下顏色有略微的區別,很有高級感。找車的過程就暫時略過,個性化定制等車時間太長,總不能冬天再提車吧,于是只能舍棄一些配置提了臺顏色符合心意的高配sDrive30i。
3、車輛信息:
我的這臺Z4 sDrive30i選裝了舊金山紅,Ivory白真皮內飾,M運動套裝(包含外觀組件和M Sport排氣+懸架)、哈曼卡頓音響、曜夜包、座椅加熱、HUD抬顯、駕駛輔助包。缺少了ACC、方向盤加熱和M專業包(M運動剎車和電磁懸掛+M后差速器)。整體配置我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這車不是我唯一用車,主要舒適性配置有了,樣子帥氣就ok了!交錢提車一氣呵成,因為是異地提車,當天回家就在路上開了將近400公里。可以說整個選車購車的時間沒超過一周。
對于Z4還有一點要講,Z4絕對是寶馬家的親兒子,雖然不是“德原馬”但是用料非常到位,整車都是輕量化的覆蓋件,不是復合材質就是鋁,從車身剛性到重量都非常的好,很多部件都和其他的寶馬不通用,而且獨享生產平臺,連8系也沒有獲得如此的優待。
4、外觀:
美丑因人而異,說實話G29 Z4剛上市時我也覺得不是很好看,倒也不是難看,但就是很難一眼看上去好看。可能是因為上一代車型設計得過于優雅了,地中海藍車漆的E89 Z4到現在都是我心目中最美的Z4,那是班戈時代的謝幕作,是精華。
到了G時代的寶馬都顯得更為剛硬,線條更加硬朗,這代Z4也是如此,車頭看上去非常的有侵略感,甚至有點兒機甲戰士的感覺,整車線條干凈利索貫徹全車,一條側腰線從大燈開始一直到車尾小鴨尾結束,顯得是那么的干脆利索,越看越覺得舒服。
蚌殼式的機蓋也讓整車看起來更協調穩重。車尾沒有過多的修飾,尾燈設計的很獨到,在兩側有一個翹起的設計,看起來就像是從側面看車身的造型一樣。
整體外觀在舊金山紅、M套件和曜夜套件的加持下我能給到滿分。整個車的外觀我覺得如果車身能更低一點就更好了,其他的我真找不到缺點,寶馬的設計師想必也是如此,畢竟Z4應該是目前除了行政級車型以外,唯一一款沒有專屬M Performance Parts套件的車了,sDrive30i和M40i的外觀都高度一致,任何多余的改裝外觀組件都會是畫蛇添足般的存在。作為一臺敞篷車我覺得無論車篷是關閉或開啟,整臺車看起來都很協調,回頭率很高、很吸睛。修長、動感是最好的總結詞。
5、內飾:
這一代Z4的內飾整體設計和普通的寶馬例如3系和4系的風格大體相似,主要的區別集中在了儀表臺。這臺車在儀表盤的兩側有兩條氛圍燈,和車外尾燈的造型非常相似,在氛圍燈的襯托下使得液晶儀表像戰斗機的儀表一樣,同時在抬頭顯示上有相同的儀表臺造型相呼應,這是非常獨特的一個設計。
車內,因為選裝了真皮內飾,所以整個儀表臺帶有仿皮和縫線的包覆,門板和座椅都是Vernasca真皮。值得一說的是這臺車的座椅雖然是一體式運動座椅,但卻異常舒服,座椅的功能也很齊全,不但有腰撐還有側向夾緊和腿托。我最大的感受是這個椅子無論是在激烈駕駛還是長途駕駛時都能給予駕駛員和乘客很好的支撐和舒適度,人體工程學做得很到位。
內飾中有很多小細節比較討人喜歡,例如在手機無線充電的蓋板上,包括杯架中都能找到Z4的標志。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是車內頂棚燈、氛圍燈的光剛好可以在晚上打在擋把的四周,提升晚間車內質感。
不過這個內飾也有缺點,例如門板上的儲物空間很小,整個內飾座艙的儲物空間很少,杯架雖然有兩個,但使用杯架時,副駕駛就失去了左手的肘托,很影響舒適度。還有一個小問題就是整體的裝配質量不佳,在車輛走一些坑洼路面的時候異響有點兒多。
6、動力:
動力對于任何一臺寶馬而言都不用過于擔心,作為一臺后驅的小跑車,sDrive30i的Z4完全夠用,其實也可以算是充沛,高功率B46發動機除了初段加速低扭略顯不足外,沒啥別的問題(在北美市場是B46不是B48,硬件區別不大,主要是要符合美國的排放法規),整個車開起來只要是舍得踩就可以開的非常爽快。
剛提車的時候變速箱低速頓挫非常明顯,我開過這么多的寶馬,幾乎是全系都開過了,Z4的變速箱是最頓挫的。正好趕上需要索賠一個配件,去4S店做了系統升級,在升級后明顯改善了許多。在沒有做任何改裝的情況下,我的Z4可以做到5.3秒的0-96公里/時加速成績,我覺得對于一臺小排量后驅車而言已經很不錯了,前255后275的大寬胎也會對加速有一定影響。
7、空間:
乘坐空間是沒啥問題,畢竟是歐洲車,但儲物空間真的少,門板上也就可以放個眼鏡盒,中間扶手里放了杯子就只能放一些很零碎的東西,靠背后面有個置物網,但是不能放過大或者是圓的東西,否則會卡不住。唯一的好處可能是這車的后備箱還是挺能裝的,去機場接個朋友一個標準托運箱和一個大背包都塞得進去,這點還是好過大多同級別小跑車了,畢竟這臺車的敞篷設計對于后備箱空間的侵占微乎其微。
8、駕駛感受:
軌道車大家玩過嗎?Z4可以這么形容。很多人都是沒開過,或者感受不到位,人云亦云說這代Z4的操控不好,但我第一次開的時候,就覺得這車像扒在地上一樣,車頭的指向性非常好,沒有虛位,Sport+模式下方向盤明顯的會更加精準,指向性極佳,整個車都非常聽駕駛員的話。
高速上開200km/h+都非常穩,遇到情況需要突然變線,車也不會有讓人害怕的晃動,好的懸掛調教和大寬胎功不可沒。提車回來后也下過幾次賽道,除了大直道上尾速不如我的其他車以外,在彎道內真的能和GP平起平坐。
車頭特別愛往彎里進,哪怕是速度高于極限推頭的情況也不明顯,只是說我這車沒選裝M后差速器,會導致出彎時動力的銜接沒有那么好,車尾甩出去會比較突然,但還是很可控,不會有陀螺感(參考Cayman如果甩了就直接轉圈了)。但也就是因為沒有選裝M后差速器,所以這車在低速地板油加速的時候,后輪有一側可能會空轉損失動力,而且不是那么好漂移。
剎車算是個缺點,單活塞的小卡鉗城里用沒問題,但賽道上基本飛馳圈兩圈就會感覺有些剎不住了,有一次想沖最高尾速結果差點直道剎不住沖進草里。高速上激烈駕駛這個剎車其實也扛不住,開的猛一些也就十分鐘就能感覺剎車開始變軟且抖動了,回歸溫和駕駛一會兒就恢復正常了。還是有些后悔沒找到一臺選了M專業包的車。
操控真的好,懸掛真的好,M Sport懸掛要比標準懸掛好得多的多,甚至我個人感覺優于電磁懸掛。日常駕駛很有韌性,過坑洼路段有顛簸,但是不糟糕,普通道路有路感,但是不會讓人感到這車很硬。
可能這時候大家會說“M運動懸掛調的這么軟,賽道肯定不行。”錯了,賽道真的很行,當懸掛真的被壓縮到極限后,支撐性非常的好,回彈和壓縮都很線性,如果快速的壓過高速彎的路肩,能夠明顯感覺到懸掛的回彈很快,可以把內側車輪牢牢地壓在地面上,穩定性很好。這種感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有機會希望各位能開一開。
9、保養:
目前沒花過錢,還在新車免費保養期內,后剎車片磨損稍微有點異常,如果不能成功索賠可能要花3000人民幣左右去更換,工時費較高。
10、油耗:
平均油耗大概是9L/100km,我很滿意了,畢竟這車平常開的少,但只要是開,都會開得較猛一些。
11、缺點:
- 原廠剎車性能不佳:我覺得既然到了這個級別,定位是運動跑車,那么還給單活塞的剎車就稍微有點摳了,畢竟這剎車的性能也真的不能用好來形容,最多打個及格分,寶馬在剎車配置方面這么多年其實做的都很一般。
- 配置不夠豐富:作為一臺輕奢車型,買Z4的幾乎都不會考慮實用性了,那么是不是應該配備一些高級配置,例如座椅通風、暖風圍脖等。這車的選裝單很少,基本就是些較為基礎的配置,沒什么太大亮點。
- 質量不太好:新車買回來左右側升窗器都換過了,一個是在升窗過程中速度慢有異響,一個是裝配得松,可以徒手把玻璃拎起來…非常離譜…除此以外,整車異響真的有點多,敞篷機構的異響,玻璃和敞篷膠條摩擦,內飾件走顛簸路段擠壓的響聲等等。車還報過兩次發動機故障燈,自己讀了下電腦,提示渦輪壓力管壓力低,貌似是通病,不過消碼后暫時沒出現就先不管了。
12、總結:
對于這臺車沒有什么太多可總結的地方,因為Z4是小眾車型里的小眾,喜歡的直接買,不喜歡的也無感,對于外觀美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審美。但必須要承認Z4是一臺好車,是一臺沒有向時代妥協的產物,還保留著寶馬的駕駛“悅”樂趣的一款車型。
在隔壁奔馳SLC和奧迪TT已經銷聲匿跡的時候,Z4還能把純燃油版本帶給消費者,已經證明了很多事情。當然,這代Z4也將會成為絕唱,短短三代車型卻在無數車迷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論是top up or down,Z4都是車流中閃耀的那顆星,每次開它都是一種特別的享受和快樂。
編輯點評:
在北美市場,很多寶馬都是以較大排量或馬力起步的。在美國市場,G29 Z4起步就是sDrive30i。但即便放眼全球,這都是一款小眾中的小眾車型。小編認為,Z4的特點,就是TA在一眾寶馬車型中,真正做到獨特、獨立且個性。這是一臺有態度的小車,也將是喜愛駕駛的Bimmer所愛的,無論是出色的操控或悅耳的排氣,都讓Z4成為很多人的夢想,尤其是電動化的當下,Z4大概率沒有未來了...
請留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