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km是什么意思、單位km2是什么意思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符號的世界里,汽車需要根據路標來判斷能否停靠,用數學規律解決問題時,也需要將具體情景轉化為正確的符號進行計算,符號的使用和標記也可以使人們交流更加直接、簡便。
不少家長都知道,符號意識是小學階段必備的核心素養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果提問家長,什么是符號意識?符號意識相關知識內容有哪些?可能不少家長都回答不上來。球球老師收集和整理相關資料,在此給大家分享下,希望能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首先,符號意識是什么?
符號意識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的第二個核心概念。2011版課標,將原來的“符號感”改為了“符號意識”,其意義與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和數學符號的本質意義要求更加吻合。同時,根據2022版新課標,對符號意義的定義是指能夠感悟符號的數學功能,符號意識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經驗基礎。對小學階段學生有以下幾點要求:
知道符號表達的現實意義;
能夠初步運用符號表示數量、關系和一般規律;
知道用符號表達的運算規律和推理結論具有一般性;
初步體會符號的使用是數學表達和數學思考的重要形式。
因此可見,符號意識的內涵是代數思想,符號是數學抽象的特殊表征形式,不僅在代數領域如此,而且在幾何領域也是如此。
其次,小學數學符號意識到底學什么?
- 大小符號:學習比較大小時,學生需認識“>”,“<”和“=”,并知道其讀法和作用,初步感知符號在數學中的功能和文字的不可替代作用。
- 運算符號:在加減乘除法四則運算學習當中,孩子需要理解并學習運用“+”、“-”、“×”和“÷”。
- 公式符號:學習乘法時,會引入速度公式,孩子也需要學習速度、時間、路程的符號表示。
- 單位符號:學習單位用字母符號來表示。比如:長度單位(km,m,dm,cm,mm),面積單位(面積單位:k㎡,㎡,d㎡,c㎡,m㎡,h㎡),容積單位(L,mL),質量單位(t,kg,g)等等。
- 幾何符號:用字母表示圖形或立方體的面積、周長或體積,比如三角形面積S=1/2(ah),平行四邊形面積S=ah,長方形周長面積C=2(a+b),長方體體積公式V=abh=Sh等等。
- 分數符號:體會用不同的符號來表示分數對分數計算產生的重大影響,從而進一步體會用簡明的符號來表示數的重要性。
- 角度符號:學習角的度量,學會角的符號表示。比如,三角形ABC用符號表示角∠A、∠B、∠C。
最后,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符號意識呢?
第一,引導學生理解符號的內涵,理解符號正確傳遞的信息
如果學生沒有正確領會符號的內涵及真正意義,很難將其恰當地運用到題目的運算當中去。所以在孩子們剛接觸符號時,就需要幫助孩子辨析及明確符號的意義,講清楚由來、作用及使用方法。而當孩子真正掌握了這些數學術語及符號內涵,便能快速且準確地理解題意,解決問題。
第二,在解答例題中感受數學,體會數學符號作用
比如這樣一道“用字母表示數”的例題:小紅1歲,爸爸比她大30歲,怎么表示爸爸的年齡?
大多數孩子能順利回答,但隨著小紅的年齡不斷增加,就需要不斷更新答案,這時便可以引入數學符號的概念,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根據年齡差不變的特點,可以用字母表示小紅的年齡,那么爸爸的年齡可以是a+30、x+30、y+30。孩子頓感輕松,也能切身感受到數學符號的價值,體驗到數學符號具有的簡練、清晰的特點,從而也更加喜歡用數學符號去學習數學,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符號意識。
第三,在實際應用場景中,運用數學符號的使用
比如超市場景,收銀員需要計算顧客消費的總金額,所以我們需要用到“+”進行加法運算得到總合。如果號顧客付了一百塊,我們需要根據金額找零,我們則需要用到“-”來計算除去物品金額還剩余多少錢。多多結合生活場景,讓孩子在具體情境中運用符號去解決問題,能夠有效地加深他們對符號意義的理解,準確地選擇數學符號,從而更加快速地解決數學問題。
符號的交流可以讓生活更加便利,所以培養敏銳的符號意識必不可少,對孩子的數學學習也至關重要。根據上面的方法,快快行動起來吧!
【數感星球】針對4-10歲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設計了5000+趣味訓練關卡、1300+游戲互動和200+動畫講解內容,用游戲化、趣味化的方式讓孩子愛上數學。關注我們,一起讓數學學習變得“有趣和有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