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b是哪里的車牌;島b是哪里的車牌號
今天許多老人還會習慣性地把海南省稱作海南島,一來是因為海南的確是個島,準確地說,不止一個島,而是包括了大大小小兩百多個島嶼;二來就是因為海南1988年才批準建省,此前一直隸屬于廣東省,叫作“廣東省海南行政區”。所以老輩人才會習慣性地稱之為海南島。
如果說海南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你可能不信,不過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海南的陸地面積雖然只有3.54萬平方公里,但所管轄的海域面積卻達到200萬平方公里,比新疆的166萬平方公里還要大。整個海南島呈東北、西南的走勢,中間高聳,四周低平,海拔最高的是中南部的五指山主峰1867米,向外依次是山地、丘陵、臺地、平原各種地形,海拔逐級降低。
正是因為海南建省比較晚,很多人上學時地理課缺失了這部分知識,來到海南后對這里的行政區劃一頭霧水,甚至買了房都不知道所在地算是縣級市還是地級市。根據咱們國家的常見的五級行政區劃,省級下轄依次為地級市、縣級市或區縣、鄉鎮,而海南下轄縣級及以上行政區一共28個。
其中雖然叫做“市”的有9個,但地級市只有海口、三亞、儋州、三沙這4個,此外在儋州地界上還有個洋浦經濟開發區也是地級行政區;文昌、瓊海、萬寧、東方、五指山這5個市都是縣級市,此外還有定安、屯昌、澄邁、臨高4個縣,以及白沙、昌江、樂東、陵水、保亭、瓊中等6個自治縣,加起來一共20個縣級和地級行政區統一歸海南省直接管轄。余下8個區雖然也是縣級,但分別隸屬海口和三亞管轄,而儋州雖說是個地級市,目前卻沒有下轄區縣,而是直接管轄鄉鎮和街道。從管理學角度來說,海南這種結構設計絕對算是扁平化了,不過確實容易讓人發懵。
另外容易把人整懵的就是海南的車牌號,雖然直接歸海南省管轄的有20個地區,車牌卻只有A到F六個字母,瓊A和瓊B分別是省會海口和三亞,這個不難理解;瓊E和瓊F分別是洋浦經濟開發區和儋州市,雖說都是地處儋州,畢竟是兩個地級行政區,也說得過去;剩下個地級市三沙雖然車輛禁行,卻也有車牌,就是與文昌、瓊海、萬寧、定安、屯昌、澄邁、臨高7個縣級行政區共享的瓊C牌照;相應地,瓊D則由東方、五指山、白沙、昌江、樂東、陵水、保亭、瓊中其余8個縣級行政區共享。聽起來似乎有點亂,不過對照著地圖看就一目了然了,瓊C和瓊D分別代表瓊北和瓊南各縣或縣級市的車牌,只有三沙是特例。
把海南劃分為南北的還有一處叫分界洲的地方,東線高速出萬寧進陵水會看到明顯的路標,分界洲是牛嶺的延伸,所以牛嶺也叫做分界嶺,是五指山脈的延續。沿著五指山脈東西走向就把海南分隔成天然的南北,北面地勢以平原為主,南面則是山比較多,來自南面的暖氣流向北受到山脈阻隔,導致南北氣候差異比較明顯,平均溫差能達到兩度。可能是氣溫變化的原因,讓不少人誤以為分界洲以南才是熱帶氣候,其實整個海南甚至到廣東的雷州半島都屬于熱帶氣候,分界洲只是海南地理環境的一個天然劃分。
此外,分界洲也是分割海南人文環境的一個標志,6個黎族、苗族自治縣基本分布在南部,而北部漢族人口比例更大。雖然秦漢時期,海南就已經納入中國版圖,但因為地處偏遠,明代以前主要是犯人流放和官員貶謫的地方,比如咱們都熟悉的蘇東坡,就是一路從湖北、廣東被貶到儋州。直到明代朱元璋往海南派駐守軍,并鼓勵廣東、福建百姓移民海南,漢族人才逐漸多起來。
說到這里忽然想到途經茂名時曾拜訪過高州冼太廟,如今在海南住了些日子才知道冼夫人的影響力有多大,難怪被周總理譽為“巾幗英雄第一人“,這幾天正趕上瓊海嘉積鎮的軍坡節,軍坡又叫公期,是海南當地非常隆重的節日,據說比過年還熱鬧,傳說也與冼夫人有很大關系。
視頻加載中...
軍坡大都是以村為單位舉辦的,每個地方時間不一樣,如果你現在正在海南,可以上網查查當地軍坡日是哪天,好好感受一下海南這傳承了上千年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