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的標志圖案是、冷氣的標志圖案是什么意思
近日
浙江一網友發帖稱
出租屋房東給裝的空調是5級能效
“不吹熱死,吹了心疼死!”
“雜牌空調5級能效,1塊一度電費,一個小時兩度多電,一晚上20多度電,開16℃還不涼快。”
“我的房東裝的也是5級空調!一個晚上9度電,吹一個晚上9塊錢。這么下去一個月工資拿來吹空調都不夠!”
這位租客的遭遇
也迅速引發大量網友共鳴
有網友不解
為什么房東都喜歡裝5級能效空調
有網友覺得
房東變相靠電費賺錢
不少網友跟帖說
房東私自提高電費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第四十四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
在電費中加收其他費用
記者聯系上兩位發帖女孩,兩人均表示不愿多做回應。記者就空調能效問題咨詢了多位專業人士。
什么是空調能效?一家品牌空調負責人說,空調的能效標識是標明空調能效等級的標識,一般粘貼在空調內機面板的明顯位置。
通過能效標識,能夠直觀了解到空調的能效等級和能效值。定頻空調和變頻空調的能效標識總體結構相似,但在內容上略有差別。通俗地說,就是消耗同樣多的電,所產生的冷氣有多少,這是衡量空調性能優劣的一個重要參數。通常情況下,空調能效等級越高(1級最高)代表該空調越節能,性能越良好。
空調工程技術師裘錦譚說:“市場上空調能效比分5個等級,1級、2級、3級、4級,5級。同等條件下,等級越高越省電(1級等級最高)。1級能效比在3.4以上,2級3.2,3級3.0,4級2.8,5級只有2.6。”
他算了一筆賬,“比如一個房間10個平方米,安裝一臺1匹1級能效的空調一個小時的用電量,大約是2500瓦制冷量,除能效比3.4,等于735瓦的用電功率(2500/3.4=735),就是一個小時差不多0.735度電。
“如果安裝一臺5級能效比的空調,一個小時用電量大約是2500瓦制冷量,除能效比2.6,等于961.5瓦的用電功率(2500/2.6=961.5)。就是一個小時差不多0.9615度電。
“在同等的條件下,1級能效比5級能效要節省電差不多25%左右。”
房東為什么喜歡安裝5級能效空調?
業內人士說:“一是4、5級能效的空調價格便宜。根據調查,大部分出租房房東喜歡安裝5級能效的空調,這是普遍現象。還有的房東,把民用電當商用電向租客收取,這種現象是不合理的。”
新版的空調能效標準(GB21455《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實施。在能效等級方面,新標準將房間空調器的能效等級分為5級,能效1級等級最高。
新標準中還指出,自2022年1月1日起,熱泵型房間空調器的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單冷式制冷季節能源消耗效率(SEER)應大于等于能效3級指標值。采用轉速可控型壓縮機的房間空調器的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應大于等于能效等級的3級。
也就是說,目前的空調國家新標準,已經變成3級能效體系,5級能效已經是過去式。換言之,房東為租客安裝的5級能效,已經不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那么,為什么5級能效空調仍然在出租房市場大行其道?
裘錦譚說:“國家是這么一個標準。但目前市場上需要消化以前的高能耗產品,這需要一個過程。”
有網友提出:自己換掉房東的5級能效空調,購買能效更高更節能的空調是否劃算?
“我個人覺得短時間內使用不劃算,但長期使用的話,是劃算的。”裘錦譚說,“按照一年6個月差不多180天的制冷制熱季來計算,1天運行8個小時,電費按照1度1.5元,一個小時用電量相差大約是0.9615-0.735=0.2265。1天差不多是相差1.8度電,一年相差324度電。折算成錢的話,差不多是485元。一臺1匹1級能耗的空調,市場價應該在2000元左右,那4年左右才能回本。”
(原標題:“不吹熱死,吹了心疼死!”快看看您家里這個圖標……)
來源:北京晚報微信公眾號 據都市快報
流程編輯:u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