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文化第一村_風水文化第一村是哪里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風水村自然就培養出諸多的風水師。
有人說,這不過就是封建迷信,然而,這個自古有之的“風水學”卻更像是披著玄學外衣的科學。
風水學的本質,是通過臨場考察地理方位,來為雇主選擇一塊,適合建造住宅或墓穴的場地。
“風”為元氣和場能,“水”為流動和變化,“風水”結合勘察,則能從自然規律中找到相應的“寶地”。
“中國第一風水村”
位于江西省贛州市的三僚村,素有“中國第一風水村”之稱。
作為被國內外易學界公認的“中國風水文化誕生地”,三僚村從古至今走出了不少風水大師。
這是一個自成一派的風水體系,名聲響亮,像是有著一塊金字招牌。
而這個神秘的“風水村”,究竟有什么過人之處呢?
“風水”被劃分于玄術之中,又被叫做青烏術、青囊術,而學術上一般將“風水術”稱為“堪輿”,“堪”的是天道,“輿”的是地道。
八卦
關于“風水”之說,晉代《葬書》中便有所記載:
“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可以看出,此時的“風水”還是停留于地面,看“風水”便是看地理位置。
哪方鄰水,哪方有山,地脈如何走向,是居高地還是臨深坑,都有著其中的學問。
古建筑
到了戰國時期,“風水”則不止是地理問題,秉承著“天人合一”的觀念。
此時“風水”,開始將天文地理結合,有了更為系統化的堪輿標準。地勢環境與天文星象,“風水”進入了新的紀元。
可以說,“風水學”是與建筑學相輔相成的。
之所以會有“風水”一說,便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各種建筑的選址,小到住宅、墓地大到宮殿、村落,有了“風水學”的加持便更容易讓人感到心安。
依山而建的山莊
當然,在古代“風水”,總是被傳得神乎其神,小到庇佑家宅,大到一國興衰,都能與“風水”掛上鉤。
哪里動土,結構如何,窗朝那邊開,甚至連一棵樹,也需要按照“風水師”的囑咐去種。
這看起來很“玄”,其實摘下玄學濾鏡,會發現很多說法都與生活息息相關。
窗戶的朝向,決定著采光的好壞。房間明亮,人的心情自然就舒暢,房間昏暗,人的心情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另外,久居陰暗之地,人的身體也更容易生病。
故宮
而從前的紫禁城,如今的故宮,高達72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卻一棵樹都沒有。
很多人說,這是因為故宮地相屬“金”,與“木”相克,所以才不種樹。也有人說,這是因為宮墻中有樹,則為“困”,是極為不吉利的,所以紫禁城內才沒有樹。
其實,這只是從玄學的角度上而言,真正的原因卻并非如此。
一來,古代建筑,多為木質結構,龐大的木質建筑群,本就容易發生火患,如果再栽上許多的樹,那么火患風險便更加的高了。
故宮
二來,作為古代國家,最高權力中心,大量種植樹木,很容易破壞整個建筑群,特殊的莊嚴肅穆之勢。為了令人有望而生畏之情,也不會將紫禁城,裝扮得如園林小景一般。
再者,有了樹木便會吸引鳥蟲,鳥蟲一多,噪音自然便多了起來。若是再落上片片鳥糞,那么實在是,有些太過于損傷皇家威嚴。
更何況,秋風起則樹葉落,龐大的建筑群,若是大量種植樹木,打掃則是一件令人更加頭痛的事情。
由此可見,“風水”或許說得神乎其神,但是一些位置朝向和物品擺放上的說法,實際上都是有著務實色彩的。
客廳玄關物品
也就是說,“風水”可信卻不可全信,若是全信了,便很容易變成“迷信”。
三僚村,并不是近代才出現的,若是追溯其起源,便要從唐朝末年開始說起。
彼時,尚沒有三僚村的存在,風水大師,楊救貧座下大弟子曾文訕,想要尋塊寶地世代定居,楊救貧便看中了三僚村的地勢。
三僚村屬于盆地之勢,看來十分像一個巨大的羅盤,很適合風水先生居住。于是,楊救貧便與徒弟曾文訕、廖瑀一同定居此地。
三僚村
當時村落尚未形成,三人便各自搭建茅棚住下。
在以前,茅棚又被稱為“寮”,三個人、三座茅棚,楊救貧便將此地稱為了“三僚”。
當然,由于年代太過久遠,這只是其中一個流傳較廣的說法,其真實性有待考證,但是“三僚村”自唐代末期開始發展起來,是沒有什么異議的。
并且,三僚村關于“風水”事業的興起,確又與楊救貧不無關系。
風水羅盤
楊救貧并不是普通的風水先生,他是當時風水界的公職人員。
古代的朝廷多設有關于風水的部門。楊救貧,便是唐僖宗年間的金紫光祿大夫、司天監正。
這樣的官職,在當時來說,是極為有名望和地位的。因此,楊救貧的到來,無異于給三僚村添上了不小的名氣。
楊救貧的弟子眾多,許多都隨著楊救貧來到了三僚村,三僚村也因此興旺了起來。
風水師
有了前朝廷官員、風水大師楊救貧,又有著如此眾多的弟子們,三僚村的主業自然就成為了堪輿“風水”。
如此,三僚村形成了良性循環,因為風水大師楊救貧而出名,因為出名而引來眾多慕名而來的弟子,因為弟子多而更加有名,隨后弟子更多。
楊救貧的本業便是“風水”,自然便開始在三僚村內收徒授課,弟子多了,自然會有幾個有所成就的。
于是,從最初的只有楊救貧,一個風水界名人,到后來的多個風水界名人,三僚村就這么做出了名堂來。
三僚村
可以說,楊救貧開創了中國南方風水文化的先河,也正因如此,楊救貧才會被后世尊為,海內外堪輿界的祖師。
而他的兩名得意弟子,曾文訕和廖瑀,在三僚村后代不少,這也是為何,三僚村曾姓和廖姓眾多的原因。
由于祖上便是風水師,三僚村走出的曾姓和廖姓風水師,一報家門,便會獲得比他人更甚的優待。
無需去糾結三僚村的“羅盤”地勢是否適合風水師居住,事實上這個村莊在風水界確實是穩坐頭把交椅的。
三僚村舊址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就像是海邊多漁民,平原多農民一樣,風水師多的地方,自然便會多出于風水上有建樹之人。
據不完全統計,自五代十國開始,三僚村走出的風水師,成為國師者24位,明師者72位,其中有36位為皇帝親封御點的欽天監博士。
術業專攻、師出有名,三僚村便是想不出風水大師都不大可能。
在古代,越是身居高位者,越是信“玄學”之說,即便貴為九五之尊也不能免俗。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將當時風水界頂流大師廖均卿召入京城,為的就是為皇帝墓陵選址。
沒錯,從姓氏上我們便可以看出,這位廖均卿也是從三僚村走出來的風水大師。朱棣親自點名,足以看出對于三僚村和廖均卿的信任與重視。
這是三僚村最為有名的作品之一,就是赫赫有名的“明十三陵”。廖均卿最終為朱棣選擇了,坐落于北京西郊昌平境內,燕山山脈天壽山南麓。
不得不說,這個位置選擇極佳,的確沒有辜負朱棣的厚望。
明十三陵
無論是風景還是“風水”,明十三陵都算得上的地理位置優渥了。
在這片占地面積,1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葬入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嬪妃30余人、還有1名太監。
這名太監也不一般,不同于其他宦官弄臣,王成恩一心為著大明江山社稷,甚至在危機關頭,領兵出征,大戰李自成的起義軍。
雖然最終慘敗,卻依舊堪稱宦官界的模范。
崇禎皇帝吊死煤山影視圖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崇禎皇帝吊死煤山,王成恩亦跟隨自盡。
好在李自成雖起兵造反,卻仍是恪守禮儀,厚葬了崇禎皇帝與王成恩。
自此,崇禎皇帝成為“明十三陵”最后一位入駐的皇帝。王成恩,也成為了“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個有姓名的太監。
隨后廖均卿,又參與了北京故宮大皇城的堪輿工作,官居四品,至死都被皇家厚待。
曾從政《地理秘籍》古籍
而曾家后人也出了一位名人,那便是曾從政。
曾從政不僅參與了北京天壇祈年殿的堪輿工作,還參與了明長城九鎮軍事要塞的堪輿工作。
可以說,曾從政所做之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而曾從政也同樣受到皇家厚待,一直居于京城直至終老。在其去世后,永樂皇帝還專門派人護送其靈柩歸鄉入葬,可以說是真的折服于其才華。
曾從政所獲“開國名師”稱號
也就是這樣一代代的名人存在,才使得三僚村在風水界一直立于不敗之地。
三僚村關于“風水”這門技藝,并沒有因為時代的變遷,而走向頹勢。如今的三僚村,依然堅持著風水傳承,村中有超過400位風水師。這樣的數量放眼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
千年的歷史底蘊,使得無數人慕名前來,三僚村的風水師業務,也不止局限于江西,廣東、福建,甚至蔓延到了東南亞一代。
至今提到三僚村的風水師,他們仍是畢恭畢敬、信任有加。
三僚村
也因此,三僚村至今還流傳著“不到潮汕不出師”的說法。
這門祖傳的技能像是刻進了三僚村人的基因鏈之中,業界良好的名聲使得常有人慕名而來。
這些慕名而來的人中,有些,是想要請風水師為自己堪輿風水;有些,則是想要拜師學藝,成為一名出色的風水師。
還有一部分人,他們出于好奇,想要看一看,這風水界的“第一村”究竟有何魔力。
三僚村參觀人員
而三僚村還有一項傳承下來的規矩,那便是只要是在三僚村,學了風水堪輿本領的風水師,每個人都要交錢給村子,用于村子的建設、維護等。
這些風水師們的收入,因為專業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收入高的每年可以多達200萬元,收入低的也足夠安身立命。
他們吃著“風水”這門飯,受了三僚村的熏陶,對于交錢一事便沒有任何異議。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所有風水師共同的努力下,三僚村建設得十分美好。
三僚村風景區
就算是不靠著“風水”的名聲,三僚村如今也不乏有人來拜訪。
因為,三僚村在2011年已經被評為了國家4A級景區。
由此可見,若是大家都心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那么結果會有多么的出人意料。
當然,三僚村最閃亮的金字招牌,依然是風水文化。畢竟,這是有著千年傳承,并且帶著強烈的神秘色彩的。
三僚村游客
而三僚村的風水文化,還在2008年6月,被正式列入了,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今的三僚村更加規范、科學的宣傳著風水文化,扭轉了很多人聽到“風水師”,便想到騙子的惡劣印象。
每個行業都是良莠不齊的,人們那些,風水等于迷信的觀念,也多是因為經過或見過,有人打著“風水”旗號招搖撞騙。
而事實上,風水堪輿術的出現,本質上就是為了更加便利于人們的生活。
風水
畢竟,一個好的選址可以決定一家人的居住質量,“衣食住行”這些都是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住則是要慎之又慎的存在。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樣將會更加有效率。
另一方面,風水的存在更像是人們心理的一個良性暗示。
既然是“大師”們點頭認可的地方,那么必然住起來,生活會順風順水。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人們往往能夠更加積極、正面的看待一些問題。
風水羅盤
當然,這并不是鼓勵大家將看待事物的角度“迷信”化,堅持科學發展觀,才是現代人應該有的思想觀念。
風水文化之所以能傳承至今,靠的也不是其中那些故弄玄虛的部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去看待“風水”,才是正確的思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