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藝文美美與共”的實現(xiàn)方式
敦煌文化手工書如何推動東西方藝術交流與融合?
——專訪讀者出版集團讀者晉林工作室獨立出品人、俄羅斯圣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學生海外實踐導師徐晉林
作者:閆姣
敦煌題材系列手工書,例如《千手觀音》、《敦煌古韻》、《敦煌的故事》、《敦煌,人間四季》、《走進沙漠敦煌——莫高窟與藏書票藝術》等,近年來引起了全球藝術從業(yè)者和愛好者的關注。這些手工書讓敦煌文化變得可親近、可閱讀、可體驗,吸引了許多人慕名遠赴敦煌文化的發(fā)源地甘肅,進行東西方文化藝術的交流碰撞。
為什么敦煌系列手工書能夠激發(fā)東西方藝術共鳴,成為海內外藝術學子的美學誘惑”?古今中外的手工書又有哪些共通的藝術內涵?這些融合了敦煌文化元素的現(xiàn)代手工書又如何促進東西方文化藝術的共同發(fā)展呢?近日,我們有幸專訪到了敦煌系列手工書的原創(chuàng)者、讀者出版集團讀者晉林工作室獨立出品人、俄羅斯圣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學生海外實踐導師徐晉林,他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
現(xiàn)將訪談內容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敦煌系列手工書的初衷是什么?為什么能夠激發(fā)東西方藝術共鳴,吸引海內外的藝術學子?
徐晉林:我在讀者出版集團從事書籍設計工作已有近40年之久,2003年開始我就有制作手工書的想法,2014年成立了讀者晉林工作室,開始了手工書的創(chuàng)作,致力于在現(xiàn)代浮躁的生活中帶給人們一份寧靜的良藥”。
敦煌系列手工書的起源地是甘肅蘭州,與敦煌文化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敦煌文化藝術擁有著國際影響力,能夠引發(fā)東西方藝術共鳴。通過通俗易懂的手工書來傳承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更容易引起藝術愛好者的興趣、關注和參與。自從2017年起,我們的工作室與世界著名美術學院俄羅斯圣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建立了聯(lián)系,為雙方的藝術學生提供海外實習的機會,每年都會有書籍版畫系的學生來到甘肅學習。
我們希望將手工書制作成藝術品和收藏品,使其更具個性化和小眾化。每一本手工書背后都需要長達數(shù)月的積累、構思和設計,我們追求每一個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都充滿了創(chuàng)造精神和藝術想象力。我們在創(chuàng)作中融入了大量的敦煌壁畫和雕版畫精品,讓它們成為海內外藝術學子的美學誘惑”。例如,許多學生都希望參與制作的敦煌題材手工書代表作之一《千手觀音》就是從敦煌壁畫中汲取靈感,其中的插圖是由來自俄羅斯的康塔高娃·達麗瑪手繪的。
注:以上內容已進行大幅度改寫,使其更易理解和流暢閱讀。
問:古今中外手工書在藝術底蘊和淵源上有何共通之處?傳統(tǒng)手工書如何通過現(xiàn)代技術煥發(fā)新生?
答:西方國家早期的手工書主要使用羊皮紙、莎草紙等材料,同時還使用陶片、木板、蠟版和泥板等作為記錄載體。而中國自商代時期就有甲骨文和青銅銘文的出現(xiàn),但直到西周的簡牘才開始有書的稱謂。隨后,人們在絲織品縑帛上進行書寫和繪畫,與簡牘同時使用。這些被書史學家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由手工制作而成的書籍,并且長時間以來如此。
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刷術對書籍的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日本著名書籍裝幀設計師菊地信義曾稱贊中國為日本書籍的雙親之國:如果紙張是書籍的母親,那么漢字就是書籍的父親。”這表明中國古代文化和文明對世界書籍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通過古老的敦煌文化創(chuàng)新紙質書籍的內容、形式和結構。我們減少了書中的文字量,增加了圖片信息量,并植入了二維碼。讀者可以掃描二維碼,觀看視頻和書中未直接呈現(xiàn)的高質量圖片等內容,有效地延伸和補充傳統(tǒng)閱讀方式。
問:除了敦煌文化題材之外,你們還有哪些手工書文化載體來表達人類共通情感和中西方文化藝術的異同?
答:除了敦煌文化題材外,我們的手工書創(chuàng)作還以甘肅民間文化藝術和民族文化藝術為基礎,創(chuàng)作了《玩皮影》、《俄羅斯女孩畫生肖》、《漫步中國園林》和《蘭花花》等杰作?!锻嫫び啊纷屪x者參與其中,玩皮影戲表演,實現(xiàn)跨越時空的閱讀對話;《俄羅斯女孩畫生肖》通過俄羅斯女孩的視角,講述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生肖文化;《漫步中國園林》通過中西方建筑的對比和融合,展示了俄羅斯女孩眼中中國園林建造藝術的異同……
藝術無國界,人類的情感也是共通的。我印象深刻的是《漫步中國園林》中的一幅插圖,在這幅插圖中,俄羅斯女孩將中國式瓊樓玉宇的造型與富麗堂皇的西方城堡相結合。通過書中的倒影,展現(xiàn)了兩種建筑藝術的異同。書頁上還配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詩句,傳遞了女孩從制作書籍的過程中領悟到的中國詩句所帶來的思鄉(xiāng)之情,更深層次地豐富了這幅作品的內涵。
甘肅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充滿了優(yōu)秀的文化工作者和優(yōu)質的文化產(chǎn)品。目前,我們正努力深入挖掘優(yōu)秀選題,拓展我們的創(chuàng)作領域。例如,我們將敦煌系列作為一個重點,講述了敦煌守護者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等人的故事;同時還推出了民間文化系列,以秦腔、剪紙、刺繡等民間藝術形式展示;我們還有歷史遺跡系列,其中包括了百年中山橋、黃河水車等,以展現(xiàn)濃厚的地域特色和豐富的絲路元素。
問:敦煌文化手工書受到了哪些海內外的認可?如何借助敦煌文化手工書促進中西方文化藝術的交流與融合?這對于當今中西方交流有何啟示?
答:我們的系列原創(chuàng)手工書在國內外的專業(yè)比賽和專業(yè)人士中得到了廣泛認可?!抖鼗偷墓适隆帆@得了2017年第68屆美國印制大獎的表彰獎(銀獎),《玩皮影》獲得了2019年第七屆中華印制大獎(金獎),《走進沙漠敦煌——莫高窟與藏書票藝術》則榮獲2021年全球印制聯(lián)盟卓越印制大獎賽最佳類別獎的書籍裝幀金獎(小金人獎)。
敦煌文化是我們持續(xù)深耕的領域,吸引了來自德國、俄羅斯、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校負責人實地考察交流手工書的創(chuàng)作藝術,并表達了在該領域合作的想法。目前,我們工作室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藝術工作者,例如來自其他國家的青年藝術家伊麗莎白,她通過手繪描繪了秦腔人物和甘肅的標志性建筑。未來,我們還會有更多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加入進來,通過中西方思維的碰撞,創(chuàng)作出更多精彩的手工書作品。
盡管東西方文化存在差異,但人們對藝術的審美有著共通點。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中華經(jīng)典傳統(tǒng)文化,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真善美”的共通之處,實現(xiàn)中西方文化藝術的交流與融合。這對于當今中西方的交流有著重要的啟示。(完)
受訪者簡介:
徐晉林,讀者出版集團讀者晉林工作室獨立出品人、俄羅斯圣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學生海外實踐導師,正高級編審,從事書籍設計工作近40年。他出品的手工書多次獲得國內外大獎,其中《敦煌的故事》獲得了2017年第68屆美國印制大獎的表彰獎(銀獎),《玩皮影》獲得了2019年第七屆中華印制大獎(金獎),《走進沙漠敦煌——莫高窟與藏書票藝術》則榮獲2021年全球印制聯(lián)盟卓越印制大獎賽最佳類別獎的書籍裝幀金獎(小金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