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健爍所在的珠海智造工廠雙機器人協同焊接提高效率生產模塊。受訪者 供圖
黎健爍所在的班組負責操作“焊接機器人”系統,完成啟德世運道簡約公屋項目中1839個模塊的焊接。“機器人焊接又快又準,我們只要設定好參數就可以了。”黎健爍介紹道:“組裝焊接、打磨、上料、檢查焊縫、搬運,每個環節都緊密配合,出來的質量也更穩定。”
項目采用中建海龍鋼結構模塊化集成建筑技術,將建筑科學劃分為獨立模塊單元。黎健爍介紹:“我們這里就像是在造‘精裝房’,模塊的結構,里面的水電管線、設備,甚至衛生間的馬桶、熱水器、洗手盆、排風扇這些裝修,都在我們工廠里一步到位裝好了。”這些模塊運抵香港工地后,只需要進行組裝和關鍵結構連接,實現了建筑平直度的毫米級誤差控制,改變了傳統建筑業勞動密集型“手工作業”的粗放模式。
據了解,約70%的工序前置在工廠完成,能助力香港的施工現場加快建造速度,較傳統建造方式周期縮短近60%。“這種工廠化的生產,能讓更多香港家庭早點住上新房。”黎健爍笑著說。
提到這個項目與其他項目最大的不同,黎健爍說:“咱們這個用的是鋼結構模塊。這種房子以后不用了,還能拆開,那些模塊可以搬到別的地方重新組裝再用,不會浪費。”記者了解到,該技術可以有效減少建筑廢棄物,為香港探索循環建筑體系。
2023年,剛從“機器人技術與應用”專業畢業的黎健爍加入中建海龍。僅一年時間,他已成長為工廠最年輕的帶班班長之一,手下管著20多號人,“一個月能拿到一萬元人民幣,挺知足”。說起這份工作,他覺得“能學到用得上的本事,感覺機器人這行前景也好”。
在中建海龍珠海房屋智造工廠,像黎健爍這樣的“00后”產業工人占比已接近四成。他們代表著建筑業向智能化轉型的新生力量。這一趨勢也得到國家層面的認可。
7月22日,人社部發布新職業新工種,在“焊接設備裝配調試工”下增設了黎健爍所從事的“焊接機器人工作站裝配工”工種,為“新藍領”的職業發展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
談及未來,黎健爍計劃考取更高級別的機器人技術證書。他和年輕伙伴們在智造工廠里的每一次精準操作,都在為百里之外的香港萬家燈火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