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新階段
中新網合肥8月1日電 (記者 趙強)《安徽省促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8月1日發布。安徽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譚海斌表示,這標志著安徽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新階段,將以法治化、制度化方式推動區域協同創新,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共同體提供支撐。
近年來,安徽主動對接滬蘇浙,在長三角科技創新協同領域成效顯著。在頂層設計層面,安徽與滬蘇浙聯合制定科創共同體行動方案,印發本省實施方案,構建起機制、項目、人才、成果聯動的創新合作體系。核心技術攻關方面,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實施90項長三角聯合攻關項目,攻克單晶硅棒制備高溫超導磁體等關鍵技術,500多項企業技術需求通過“長三角高校院所行”等活動實現精準對接。
譚海斌說,《決定》將為安徽帶來多重發展機遇。創新生態上,安徽將與滬蘇浙協同打造科創策源地,推動張江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同創”;產業升級方面,通過聯合攻關強化集成電路等前沿領域協作,借力滬蘇浙技術與市場資源推動產業鏈協同;成果轉化加速得益于跨區域平臺共建與“先使用后付費”等機制創新;區域協同將進一步打破要素流動壁壘,助力安徽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為落實《決定》,安徽將聚焦三大方向:打造長三角科創共同體“安徽支點”,建設量子信息等三大科創高地,推動大科學裝置集群開放共享;構建“技術攻關—成果轉化”高速通道,每年實施一批聯合攻關項目,深化技術交易市場互聯互通;優化創新要素循環,推動科技資源共享、人才共育互認,打造全球創新資源匯聚樞紐。
安徽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曹林生介紹,本次協同立法由上海主導,安徽于7月10日率先通過《決定》,旨在借助上海科創龍頭優勢強化安徽創新能力。其中明確請求滬蘇浙支持高水平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該中心計劃到2030年成為國際一流科學中心,支撐未來產業集群發展。
譚海斌表示,安徽將以《決定》實施為契機,深化與滬蘇浙科創協同,在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中持續發力,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安徽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