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格曼用柱狀圖體現,如果關稅上漲15%,為保持物價不變,進口價也應當下降相應幅度
克魯格曼曬出數據稱,如果真按美國政府所說,關稅由外國承擔,美國買主不受影響,那商品進入美國的價格應當降低,以抵消加征的關稅,這樣才能讓物價和之前持平。
但實際情況是,關稅大幅上升的同時,進口價非但沒下降,反而上升了。這勢必會導致美國進口成本上升,關稅的代價,由美國進口商承擔了。用克魯格曼的話說,“我們目前正在經歷自2022年夏季以來從未見過的高成本通脹”,這樣的成本飆升,之后也會傳導給美國的消費者。
“往全球經濟的車輪上扔沙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警告稱受美國關稅可能反彈、地緣政治緊張和財政赤字擴大等因素影響,世界經濟仍面臨重大風險,貿易緊張態勢仍在損害世界經濟。
IMF強調,各經濟體務實合作至關重要,應致力于減少貿易和投資壁壘。但時至今日,世界經濟最大的不確定性來源,也就是美國挑起的關稅戰并沒有出現絲毫收手的跡象。
美國華盛頓公平增長中心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可能會沖擊美國制造業,使美國工廠成本最高增加4.5%。從長期看,關稅最終或將拖累美國的經濟效率。
IMF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沙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美國政府一直以來都以降低貿易赤字作為其提高關稅的理由,卻忽略了造成這些赤字的根本原因是其國內政策。“對美國來說,其國內政策是造成這些赤字的原因之一,其中最主要的是財政政策,其財政政策帶來去年6%-7%的公共赤字。隨著‘大而美’法案的通過,這一赤字水平還將繼續維持。而解決外部赤字的主要方式不是通過提高關稅,這就像往全球經濟的車輪上扔沙子,讓每個人都變得更糟,(但并不能解決自身問題)。”
監制丨陸毅
制片人丨趙新宇
主編丨金律成
編輯丨吳嘯浪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