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北京市防汛救災新聞發布會。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北京最大小時雨強在懷柔琉璃廟鎮
張強介紹,本次強降雨,北京最大小時雨強在懷柔區琉璃廟鎮東峪村,為95.3毫米,琉璃廟鎮位于京北山區,山地高差大、坡度陡,人口主要集中在山谷狹窄地帶。強降雨發生后,琉璃廟鎮內南北連接北京與河北的主干道111國道,東西連接延慶與密云的234國道全部阻斷,8條區級公路受損嚴重,鄉村道路全部損毀,沿干道鋪設的主光纜全部中斷。
據初步統計,懷柔受影響的村莊(含自然村)198個,災害影響人口近10萬人,受災害影響房屋1.8萬間,農田、果樹、大棚等整體受災近1.1萬畝。琉璃廟鎮受災最為嚴重,25個行政村、69個自然村道路、電力、通信全部中斷,受損房屋8800間,有關災害損失評估正在全面進行中。
懷柔受災村已實現應急供電全覆蓋
張強表示,強降雨發生后,懷柔區根據雨情雨量變化,迅速啟動應急指揮體系。該區全力組織群眾避險轉移。組織消防等專業力量,連夜奔赴琉璃廟鎮重災區以及區內其他重點區域,組織群眾轉移。截至目前,累計轉移群眾15380人,在全區設置107個安置點,3個區級安置點,每個安置點均建立工作專班。
懷柔爭分奪秒打通“生命線”。搶修損毀道路,目前,111、234國道阻斷點全部打通,具備應急通行條件,區級道路受損路段31日將全部恢復;搶修供電系統,受災村已實現應急供電全覆蓋;保障群眾飲水安全,通過應急供水車、安裝凈化設備、空投等多種方式,解決群眾生活用水需求,目前正在加緊修復損毀供水設施;保障通信暢通,北部山區通信已基本恢復;全力保障物資供應,已向受災地區調撥應急物資20.8萬件,調配大型無人機56架次,空投生活物資近3噸、9850份。
多方形成搶險救災合力
張強稱,該區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區1100多個基層黨組織、1.5萬名黨員沖在防汛救災第一線,建立臨時黨支部58個,組建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383個,帶領群眾轉移安置、自救互救,開展工程搶險、清淤除障等工作。在組織群眾轉移中,琉璃廟鎮孫胡溝村黨支部書記尹春燕逐家逐戶查看轉移情況,最后不幸被洪水沖走,其愛人、黨員蔡永章,在協助尹春燕轉移群眾時也不幸被洪水沖走,目前該區正在全力組織搜救。
多方力量給予支持,形成搶險救災合力。懷柔累計投入救援力量1.5萬余人。解放軍戰士、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隊伍等專業力量和社會志愿者給予強有力支援,成為防汛救災最堅強的保障。
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生活
張強表示,當前仍處于主汛期,懷柔將全力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持續開展搜救。組織專業力量,安排村民向導,對河道周邊以及下游地區開展地毯式搜索,做好被困人員脫困和受傷人員醫療救治工作。
該區將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生活。保障受災群眾物資供應,解決群眾臨時居所,開展過水房屋安全鑒定,出臺受損房屋維修和重建支持政策,積極落實衛生防疫、災后理賠等系列措施。同時,加強研判嚴防次生災害。密切監測天氣變化,加強地質災害、洪水風險監測預警和隱患排查整治,嚴防山體滑坡、塌方等災害發生。
懷柔還將統籌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加快損毀基礎設施修復,全力做好環境消殺、垃圾清掃、清淤等工作,早日恢復受災地區生產生活秩序;加快建立交通、水利、水務、市政、住房等修繕和重建項目清單,組織群眾建設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