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老友粉和老友面。張彤 攝
據了解,“老友”是地方俚語,其源于一則典故。相傳在20世紀初,南寧的一位老翁每天都光顧茶館喝茶,與老板相熟后漸成好友。一日,老翁患重感冒后臥床家中,茶館老板知道后為其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筍等佐料煮成熱面條,送給好友吃,熱、辣、酸、香的面條讓老翁食欲大增,吃完發汗后,感冒也好了。老翁病愈后制作了一塊“老友常臨”的牌匾送與茶館老板,“老友面”因此得名并漸為人知,后逐漸拓展至米粉等多門類。
云南游客龍俊宇介紹,為了中午能吃上老友粉,她早上特地沒吃早點,專門調整行程線路奔赴米粉店“嘗鮮”。
“吃老友粉是一個很新奇的體驗,它跟云南的粉有點差別,味道跟傣族的傣味粉很像,都是以酸辣口味為底色,但老友粉又多了一些鮮爽?!饼埧∮钫f。
作為南寧的美食名片之一,老友粉承載了城市的記憶與時代變遷,也傳遞著南寧“老友”文化的開放包容與熱情好客。為了讓老友粉“出圈”走進大眾視野,將“小米粉”做成“大產業”,南寧市正加快推動老友粉產業高質量發展,謀求通過制定標準工藝、培育傳承人、開發文創產品等方式,讓傳統美食煥發新生機。
“現在是暑期旅游旺季,前來吃米粉的游客很多。有些游客專門調整行程過來吃米粉,人多的時候甚至要排隊等候1個小時?!币患颐追鄣陠T工唐雪表示,看到很多游客從遠方到南寧吃米粉,感覺就像大家奔赴了一場跨越千里的相會?!拔覀円哑焚|、味道做好,讓更多外地朋友品嘗到正宗的南寧特色美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