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作者與格特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合影。 吳君毅 攝
2021年9月,在浙江師范大學工作時,格特受邀前往位于杭州的浙江傳媒學院進行講座。當時,還是該校學生的我作為接站志愿者,第一次見到了他。從高鐵站到學校的路上,我們聊了很多話題,從中非關系到浙江師范大學所在的金華市……格特說,他非常關注中國的基層治理,曾走訪金華多個村莊,十分認可中國在脫貧攻堅和環保方面的成就。
2022年1月,格特因工作原因回到南非,微信也極少再使用。他說,這幾年其依舊致力于推動非洲與中國的交流,例如幫助南非高校、機構和浙江師范大學建立聯系;在中國媒體發表數十篇以非中合作為主題的文章……
這次是格特回到南非后對浙江的首次回訪。對他而言,此行頗有“溫故而知新”的味道。
在湖州,他與同行的多位外籍人士前往安吉余村,參觀了多家民宿和咖啡館。該村也是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格特坦言,中國政府通過鄉村振興、綠色發展來引領產業轉型,這一舉措具有建設性,綠色中國在全球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些都是人民至上的例子。中國政府關心人民,推動共同富裕。我再次確認和強化了之前對中國的評價。”
參訪中,格特也看到了浙江的發展新氣象。在杭州企業阿里巴巴集團展廳內,達摩院的多癌早篩AI吸引格特駐足。基于門診和體檢大量使用的平掃CT影像,醫生可利用AI識別人眼難以發現或容易忽略的病變。該技術已應用于全球9個國家(地區),服務2000萬人次,推動AI成為人類社會抗擊癌癥的重要工具。
在格特看來,這是科技向善的寫照。中國與非洲在醫藥領域有著深厚的合作基礎,他相信“科技+醫療”在南非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浙江期間,多位外籍嘉賓都表達著一個相似的觀點——走動越多,對彼此的了解就會越深,文明互鑒就有更多的空間。
南非東開普省是浙江的友好省。據悉,今年浙江計劃派團前往東開普省商討合作項目。格特認為,對于仍有不少貧困問題的東開普省來說,這是借鑒中國減貧經驗和發展模式的好機會。
置于更宏觀的視角,在單邊保護主義、強權霸凌行徑給世界帶來嚴峻挑戰的背景下,中國召開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來自約140個國家(地區)的600余位嘉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達成廣泛共識。
“對話對我們了解彼此很重要。中國提出三大全球倡議,尤其是全球文明倡議,讓我們相信中國將在推動和平、穩定和經濟增長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格特說。
世界瞬息萬變,是否仍有不變?臨別前,我又一次提問四年前問過格特的問題——外交官最重要的品質是什么?“溝通能力和誠實。無論級別高低,所有外交官員都不能撒謊,必須如實講述。”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