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店鎮華祖廟村惠民演出現場。豐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豐縣常店鎮華祖廟村的夕陽下,“和美鳳城千場文化進萬家”巡演好戲連臺。村民們搬來小板凳圍坐戲臺前,看戲曲婉轉、舞姿翩躚,好不愜意。鎮文化站的同志介紹,七月份以來,27個行政村輪番上演的文化盛宴確實讓鄉親們過足了癮?!霸诩议T口就能看大戲,心里敞亮!”梁師傅搖著蒲扇笑開了花。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里暖意融融,志愿者教老人用智能手機,暑期“第二課堂”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天,“我以我心愛家鄉”活動中,鏡頭里的整潔村道、豐收田野,盛滿了村民的歸屬感。
鳳城街道劉樓村,一池荷花訴說著蛻變的故事。曾經的廢棄坑塘如今已是荷葉田田,花實搖曳,村落飄香。村民馮守鳳澆著院中小花笑道:“現在抬腳就到公園,日子美得很!”潔凈村道、雅致庭院與荷香相映,“推窗見綠”的景致里,藏著鄉村文明的新密碼。
而在華山鎮渠樓村,20畝生態魚塘正煥發活力。承包人崔璀將萬余斤活魚投入水中,釣臺邊已聚集不少垂釣愛好者。誰曾想,這里曾是村民掩鼻而過的廢坑塘?“2018年起清淤整治,2021年加護欄、修步道,如今成了休閑寶地。”渠樓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東瑞芹說。魚塘出租搞垂釣,既改善水質、聚集人氣,又帶動周邊自摘園、農家樂增收,村集體也有了“新賬本”,村民徐麗麗笑著說:“水清了,晚上散步聊天,心里舒坦!”
從文化惠民浸潤人心,到生態蝶變點亮家園,再到“美麗經濟”鼓起腰包,廣大民眾對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戲臺鑼鼓、荷動蛙聲與魚塘歡歌的交響中,和美豐縣的新故事,正娓娓道來。(黃文麗路碩王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