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發展,中肯不斷深化務實合作(新時代中非合作)

首頁 > 資訊 > 國際 > 正文

攜手發展,中肯不斷深化務實合作(新時代中非合作)

  肯尼亞梅嫩加伊火山腳下,地熱電站設施井然分布,綠色管道蜿蜒其中。“壓力正常,溫度正常。”肯尼亞索西安地熱電站機械工程師約瑟夫·卡馬烏和往常一樣,與中方運維團隊一起巡查設備運行狀態。

  近年來,中肯兩國不斷深化務實合作,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日益充實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內涵,為構建新時代中肯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為肯尼亞的綠色發展持續注入動能”

  能源是工業化的基礎。近年來,肯尼亞經濟快速發展,電力需求隨之攀升。為克服電力供應短缺問題,開發清潔能源成為肯尼亞政府的重要舉措。

  卡馬烏所在的索西安地熱電站由中國開山集團總承包,于2023年6月底投產送電。這是非洲首個從設計到建設、調試完全由中企獨立完成的地熱發電站。“中國技術先進,設備運行高效,可操作性更強。”卡馬烏說。

  除了索西安地熱電站,在肯尼亞,中企正在對奧爾卡里亞一期地熱電站改造升級。作為非洲第一座地熱電站,1981年投入運營的奧爾卡里亞一期地熱電站由于管道銹蝕、技術過時等原因,一度陷入無法正常運營狀態。2023年8月,中國電建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正式對電站改造升級。參與該項目的肯尼亞工程師詹姆斯·恩敦古說,通過優化汽輪機結構和地熱井布局,中企重新激活了這片地熱田的潛力。“這是一場‘技術革命’,中國團隊不僅升級了設備,還大量雇用本地員工并開展培訓,為肯尼亞培養了技術骨干。”恩敦古說。

  “中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經驗豐富、技術設備先進,而肯尼亞擁有豐富的資源。雙方合作有助于肯尼亞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為肯尼亞的綠色發展持續注入動能。”肯尼亞電力行業協會主席喬治·阿盧魯說。

  “中國農業技術正帶領我們脫貧致富”

  肯尼亞西部恩佐亞河畔,閘門打開,清澈的河水順著灌渠流入新挖的壟溝。

  “現在我們可以隨時用水,再也不用‘看天吃飯’。”69歲的農戶彼得·奧尼揚戈·奧科拉告訴記者,以前,因為缺乏灌溉設施,雨季時因上游地勢高水流快,下游很難儲水,旱季時更是無水可用。

  中國電建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恩佐亞河下游灌溉和防洪工程項目有效緩解了當地用水難題。這是肯尼亞目前最大的灌溉設施,包括主干渠和支渠等在內的各級灌渠111公里、排渠71公里、田間灌渠736公里,還有37公里長的防洪堤。2024年4月,項目主體完工,超過1.2萬戶農民受益,為當地農業發展提供了保障。

  2024年9月,兩國同意加強減貧惠農領域合作。中非“十大伙伴行動”中的“興農惠民伙伴行動”就包括建設10萬畝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派遣500名農業專家,建設中非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先進農業技術轉移等項目,中肯農業合作正蓬勃開展,助力肯尼亞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

  走進肯尼亞納庫魯郡番茄種植協會主席穆瓦拉的溫室大棚,滿眼青綠,嫁接番茄苗掛滿果實,長勢喜人。番茄是肯尼亞重要的蔬菜品種。近年來,肯尼亞番茄生產因病蟲害嚴重減產,部分地區甚至絕收。中國南京農業大學與肯尼亞埃格頓大學合作,在納庫魯郡示范推廣中國番茄嫁接技術。

  “經過嫁接的番茄苗產量高,品質好,抗病能力更強。”穆瓦拉告訴記者。據估算,該技術能將番茄青枯病發病率從90%降低到10%以下,產量由近乎絕收提高到畝產五六千公斤,每畝增收約10萬肯尼亞先令(約合5640元人民幣)。“參加示范種植的農戶都嘗到了甜頭,越來越多農戶來咨詢情況,中國農業技術正帶領我們脫貧致富。”穆瓦拉說。

  “助力肯尼亞培養本土復合型人才”

  上午9時不到,34歲的約瑟夫·恩賈內來到位于中國路橋非洲之星鐵路運營有限公司的培訓中心,打開電腦,登錄平臺,準備上課。恩賈內參加的是蒙內鐵路“肯方員工在線培訓”項目。該項目為期3個月,涉及“車、機、工、電、輛”五大鐵路專業共78門課程,惠及公司全體近800名肯方員工。“這次培訓讓我積累了更多鐵路運營知識,增強了工作信心。”恩賈內說。

  7年多來,蒙內鐵路的建設和運營為肯尼亞直接和間接創造超過7.4萬個就業崗位,培養2800余名高素質鐵路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內羅畢至蘇蘇瓦段標軌鐵路列車已全部由肯方司機獨立駕駛。“蒙內鐵路不僅助力肯尼亞經濟振興,還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鐵路運營隊伍。”肯尼亞鐵路公司總經理菲利普·馬伊恩加說。

  中肯持續加強教育培訓等能力建設合作,充分利用企業、院校、科研機構等搭建的各類平臺培養人才,以人才紅利助力當地現代化發展。

  “老師,你好!”下午4時,49歲的加布里埃爾·韋爾準時登上視頻會議軟件,與授課教師用中文打招呼。

  日前,內羅畢大學孔子學院為中企拓晨服裝肯尼亞有限公司的52名員工量身定制了“中文+紡織”培訓課程。韋爾是公司人力資源和行政經理,他說,隨著越來越多中企進駐肯尼亞,“中文+”課程需求不斷增長,相關培訓不僅有基礎中文,也有行業知識,可以為未來職業發展創造更多機會。

  “中文+紡織”“中文+工程”“中文+旅游”“中文+農業”“中文+時裝設計”……近年來,內羅畢大學、肯雅塔大學、埃格頓大學、莫伊大學等肯尼亞高校的孔子學院,響應企業和就業市場需求,積極開展“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相關課程十分受歡迎。“這不僅促進了跨文化交流,也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助力肯尼亞培養本土復合型人才。”內羅畢大學外事處處長約翰·奧林迪如是評價。

  肯尼亞國際問題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表示,人才是現代化的關鍵支撐。“肯中在經貿、科研等領域加強人才培養,不僅促進了相互交流和理解,更為肯尼亞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人民日報內羅畢4月28日電 記者 黃煒鑫)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m.acmerblog.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琪琪|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h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av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麻豆9l精品三级站|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伊人久99久女女视频精品免| 日本精品不卡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事|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蜜臀|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国产人妖系列在线精品|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99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www.午夜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