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多邊合作助力全球發展
中新社開普敦2月28日電 題: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多邊合作助力全球發展
中新社記者 孫翔
“沒有任何國家或地區能夠脫離國際合作而實現持續發展,這是我們堅信不疑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行長金立群27日在第五屆共同金融峰會(FiCS)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第五屆共同金融峰會于2月26日至28日在南非開普敦舉行,由亞投行、法國開發署、南部非洲開發銀行聯合主辦,旨在促進全球對話,構建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金融架構。
金立群強調,亞投行秉持開放與包容的原則,致力于支持全球各地區的發展。面對當前部分國家推行的反全球化和孤立主義趨勢,他指出,唯有加強合作,才能實現更大的發展成就。他表示,亞投行將以實際行動推動多邊主義的發展,并通過項目成果證明合作的價值。
自2016年開業以來,亞投行已擁有110個成員,是成員數量僅少于世界銀行的全球第二大國際多邊開發機構。在非洲,亞投行擁有埃及、貝寧、埃塞俄比亞、加納、肯尼亞、摩洛哥等22個域外成員,并積極推進不同地區間互聯互通。
金立群形象地將投資者與非洲市場比喻為“飛機與跑道”:希望通過多邊合作完善非洲的基礎設施,讓全球投資者對非洲市場充滿信心,如同飛機能夠安全降落,在非洲謀發展謀成長。
他還特別強調,非洲大陸不僅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一環。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全球社會也必須關注生態可持續性,確保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約有6億人仍未“通電”。世界銀行和非洲開發銀行發起了“使命300”計劃,目標是到2030年為至少3億非洲人提供電力。亞投行正積極與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合作,共同推動非洲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當地民生改善。
對于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債務問題,金立群表示,不能因為部分國家的債務挑戰,就放棄對其支持。否則,這些國家將陷入“債務—發展受限”的惡性循環。
他強調,亞投行始終秉持多邊主義發展理念,傾聽借款國和低收入國家的需求,注重包容、可持續,幫助它們實現經濟復蘇和長期發展。
金立群還指出,全球發展需要國際多邊機構、私營企業和社會資本的共同參與。他強調,亞投行致力于動員私營資本,結合現代科技與人工智能(AI)技術,以提升基礎設施投資的效率。
談及中國的發展經驗,金立群表示,許多國家對中國過去40余年的發展成就印象深刻,渴望借鑒其經驗。他認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發展路徑,但都可以從他國經驗中獲得啟示。中國的發展得益于不斷學習和借鑒他國經驗;其他國家同樣可以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實現經濟騰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