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工商界的“進博會故事”
中新社吉隆坡2月25日電 題:馬來西亞工商界的“進博會故事”
作者 陳悅 林詩琦
24日上午,在出席于吉隆坡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推介會時,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以下簡稱中總)總會長吳逸平說,中總是進博會的“全勤生”,而且參展規模逐年擴大。
在吳逸平看來,馬來西亞企業對進博會的熱情,源自于進博會是進入中國市場乃至世界市場的“高效渠道”,通過參會,馬來西亞工商界獲益良多。
去年的進博會上,甫出任中總總會長的吳逸平帶團參展。令他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很多展商不僅展示新技術、新產品,還用直播展示進博會盛況,擴大自身影響。“參加進博會是馬來西亞企業家學習的重要平臺。”
“茂記燕窩”從第一屆開始就參加進博會。在吳逸平看來,“茂記燕窩”的“進博會故事”頗具代表性。吳逸平說,“茂記燕窩”負責人告訴他,每次參與進博會,都能交到“新朋友”,由此逐步在中國市場打響品牌,并在上海設立了中國首店。
隨著在華知名度增加,越來越多到馬來西亞的中國游客也會來探訪“茂記燕窩”。吳逸平告訴記者,如今,“茂記燕窩”特意在吉隆坡增設門店,應對中國游客不斷增長的需求。
馬來西亞慕驊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佳強當日和自己的合作伙伴葉占義一起來推介會探索“新機遇”。
王佳強說,自己已三度參加進博會。作為首批進入馬中榴蓮貿易領域的企業家之一,王佳強親眼目睹中國消費者是如何通過進博會了解、喜愛馬來西亞榴蓮,感受到中國市場給馬來西亞榴蓮產業帶來的新活力。
正是在進博會上,王佳強遇到了一家中國安檢技術公司,雙方一拍即合,合作開發智能檢測技術,將X射線掃描和AI算法應用于榴蓮的質量評估,提高了馬來西亞榴蓮的標準化和國際競爭力。“可以說,是進博會牽‘紅線’,讓我能推出AI驅動下的‘智慧榴蓮’技術,進博會見證了我和公司的成長。”
王佳強說,其實,作為榴蓮貿易從業者,他還看到很多馬來西亞果園主、農民朋友通過進博會走出去。榴蓮產業的興盛,也讓很多馬來西亞年輕人“回流”到鄉村從業。
吳逸平亦肯定,進博會降低了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給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帶來很大機遇。此外,對馬來西亞新創企業的青年企業家而言,他們的企業規模不大,離進入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市場還有一段路程。參加進博會,也可以讓青年企業家增進對中國市場的認識,有更充足準備以開拓中國市場。
為此,中總去年特意組織近百名青年企業家參加進博會,同時,中總也一直積極爭取馬來西亞政府政策支持,鼓勵更多中小企業參加進博會。“中總希望有更多馬來西亞企業能抓住進博會的機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