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陸兆福。(圖源:文中圖片皆來自陸兆福社交賬號)
此外,陸兆福表態,將重點解決重型車輛超速和超載問題,并給出最新方案:從2025年起,馬來西亞將在全國熱點地區,尤其是車禍高風險區和交通流量高的地區,安裝“高速動態稱重系統”,以實時和自動檢測重型車輛超速和超載情況。
陸兆福還是香港電影的忠實粉絲,從8歲開始看到現在40多歲。
在《破·地獄》分享會上,他盛贊這部電影是香港電影中最好看的一部,“電影里有許多正面和良好的信息,希望大家可以透過電影去領略當中。”他同時呼吁社會摒棄性別歧視、尊重每份職業。
農歷蛇年前的最后一次內閣會議后,馬來西亞政府內閣成員聚在一起,體驗撈生文化。陸兆福在小紅書上對這一馬來西亞獨有文化進行解說,并介紹了自己的家族史。
陸兆福的爺爺陸禎發早年來到馬來西亞,在森美蘭州芙蓉定居,創立陸禎記,經營餐飲業。抗戰結束后,陸禎發給客居的鄉親調制廣東南海的魚生,以解思鄉之情。
除了簡單的魚生粥,陸禎發還獨創岡州魚肉面,用的都是鯇魚的食材。后來應市場需要,他改良傳統,增加配料,推出大良魚生、雪梨魚生,和雜錦魚生。
直到20世紀70年代,撈生文化才在馬來西亞普遍流行起來,越來越多餐館競相推出各式魚生,有三文魚、鮑魚、龍蝦、干貝,還有素食魚生,水果魚生,新年前就提早掀起節慶的撈生潮。
今年春節期間,陸兆福發布多條當地喜迎春節的帖子,歡度春節同時不忘推介馬來西亞旅游。他打卡芙蓉廟會,逛文創與美食市集,在瓜拉庇勞新春慶典拜天公,探訪充滿濃厚人情味的知知港……
交通部長儼然成了美食、旅行博主。
馬來西亞出生的第三代華人
40多歲任交通部長
陸兆福祖籍廣東佛山南海,是在馬來西亞出生的第三代華人。
陸兆福曾在受訪時表示,他從小學到中學,比較關注時事,逐漸對政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學期間讀了很多關于馬來西亞國家發展以及國際政治方面的書籍。
雖然只有48歲,但陸兆福從政生涯已有近20年。1994年,他加入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2002年,擔任時任秘書長郭金福的特別助理,郭金福是陸兆福的政治仕途開創者。
2004年馬來西亞大選后,陸兆福升任森州民主行動黨主席。2008年任亞沙國會議員和森美蘭議會羅白州議員,并于12月6日,當選行動黨社青團團長。
2012年,陸兆福在行動黨社青團選舉中落敗。2013年中,他被選為森美蘭州芙蓉國會議員及真納區州議員。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中,陸兆福保住芙蓉議席,并在5月21日宣誓為馬來西亞交通部長。
2022年12月3日,陸兆福被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委任為交通部長,這是他時隔兩年再任交通部長。
被問及做交通部長難不難時,陸兆福表示,馬來西亞交通部的管轄范圍非常廣,涵蓋海運、航空以及陸路交通,所以市民遇到道路塞車、列車晚點等各方面的問題,都是交通部要面對的問題。“其實我覺得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難處,沒什么是容易的,做每一個行業關鍵是看你的心態,看你對這份工作的熱誠。”
陸兆福說,在馬來西亞這個多元種族的社會,團結是最重要的。怎樣去說服不同政見、不同想法的人,去了解、贊同、支持我們的工作,需要保持“對事不對人”的原則,這樣你的工作就比較容易爭取到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要想富,先修路”
陸兆福頻繁提到的中國“口頭禪”
陸兆福曾多次到訪中國。他表示,馬中兩國經貿往來、人員交流十分緊密,在馬來西亞的發展過程中,中國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中國諺語,是他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2024年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陸兆福說,在過去數十年間,馬來西亞西海岸的發展比東海岸更加迅速,主要原因就是馬來西亞在上世紀80年代開辟了縱貫西海岸的南北大道,打通了馬來西亞西海岸發展的“任督二脈”。
這條北起毗鄰泰國的吉打州、南至毗鄰新加坡的柔佛州、全長800多公里的大道,也成為“要想富,先修路”在馬來西亞的生動例證。
實際上,從政多年來,陸兆福主管馬來西亞各類交通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并積極推動馬中兩國在港口、鐵路、航空等互聯互通領域的持續深化合作。
如今,馬來西亞希望通過修建鐵路,推動東、西海岸經濟均衡發展。馬來西亞東海岸銜接鐵路項目已經成為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旗艦項目,目前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預計2027年可以建成通車。
2023年12月,兩國互相提供的免簽入境政策,不僅讓中國游客體驗到了“說走就走”的旅行,也為馬來西亞旅游業的發展注入新活力。
“雙贏”,是陸兆福談及兩國合作時的高頻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