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ppt,共享經濟PPT免費
新經濟框架:從行業分工到平臺共享
阿里研究院
邁入二十一世紀的第四個五年,中國經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蛻變。擺脫窠臼、化繭成蝶,是各界對其的殷切期望。達成這一目標,需要我們對經濟大勢的清晰認知,以及由此采取的塑造新經濟的果敢行動。
要把握此種趨勢,我們必須直面四個關鍵問題:新經濟動力何在?新經濟分工體系呈現什么特征?新經濟基本形態怎樣構成?新經濟制度又當如何建構?
本報告圍繞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嘗試搭建后續研究的“腳手架”,希望描繪新經濟的發展趨勢、勾勒出新經濟的大致輪廓。
我們提出如下判斷:
“第二次信息革命”已悄然而至,“云網端”基礎設施、“數據”生產要素與“大規模協作”結構,將是新經濟動力所在。
“平臺共享”將取代“行業分工”,從而主導新經濟分工體系。
“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和“微經濟”三位一體、相輔相承,構成了新經濟基本形態。
“大力扶持平臺發展”、“優化現有稅收制度”以及“重塑全球貿易格局”是新經濟在制度建構上的應有之義。
一、新經濟的動力:三大源泉
“十二五”后期中國經濟增速下滑,進入了非高速增長階段。這一局面的出現,與原有經濟增長動力失效密切相關。
新經濟的動力,體現為三大源泉:即新基礎設施(云+網+端)、新生產要素(數據)、新結構(大規模協作)。
二、新經濟的分工體系:從行業分工到平臺共享
一國經濟繁榮與否,與社會中分工與合作的程度及有效性息息相關。新經濟的分工體系,其特征非常鮮明:與原有經濟體系注重“行業分工”不同,更強調“平臺共享”的重要價值。
三、新經濟的基本形態: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微經濟三位一體
平臺將相互依賴的不同群體集合在一起,通過促進群體間高效互動,創造了獨有價值。近年來互聯網平臺成為新經濟引領者。“分享”成為各界矚目的熱門概念。縱觀生產、就業、消費、市場和分配方面,微經濟的涌現已成為重要的經濟發展動向。
“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和“微經濟”實質上是三位一體,相輔相承,構成了新經濟的基本形態。
四、新經濟的制度變遷:三大著力方向
從總體發展考慮,基于對新經濟基本形態的認識,應從“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微經濟”協同發展的大局出發做到:鼓勵中國平臺經濟創新,優化共享能力輸出環境,創造激勵微經濟發展的氛圍。
指導:
梁春曉 信息社會50人論壇理事、阿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王俊秀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信息社會研究所所長、阿里研究院高級顧問
高紅冰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
執筆:
孟曄 阿里研究院高級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