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主法治建設成就、2022兩會中民主法治建設成就
民主和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成果與基本標志。百年來,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始終高揚人民民主的鮮明旗幟,矢志不渝地追求民主、發展民主,堅持不懈地探尋法治、建設法治,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取得了歷史性輝煌成就,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深刻總結黨領導民主法治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明確提出全黨必須“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這為我們以史為鑒、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繼續成功推進民主法治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
成功開辟中國式民主法治發展的正確道路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黨在百年奮斗中始終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國實際的正確道路。堅持中國道路是中國百年奮斗的一條重要經驗。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我們黨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領導全國人民在民主與法治建設領域經過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成功開辟了中國式民主法治發展的正確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這條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斗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是堅持黨的本質屬性、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這條道路,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廣泛、有機銜接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繼續走出了一條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中國式民主道路。沿著這條道路,我們避免了諸多發展中國家所遇到的如何處理活力與秩序的關系“陷阱”,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得到更好發揮,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得到鞏固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確立了正確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具體講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舉出十幾條、幾十條,但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堅持并沿著這條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健全,法治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進一步發揮;黨運用法治方式領導和治理國家的能力顯著增強,實現了從依法治國到全面依法治國、從建設法治國家向建設法治中國的歷史性深刻轉變,取得了世界矚目的輝煌法治成就,有力夯實了“中國之治”的制度根基,有力促進了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創立形成指導民主法治建設的科學理論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在百年奮斗中,我們黨始終堅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不斷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深入推動民主法治建設實踐,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和發展,指導中國民主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
深化人民當家作主實踐,形成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新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國民主實踐出發,不斷深化對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創造性地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這一民主新理念新論斷新要求是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同中國民主實踐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別于以多黨競爭、選舉投票為中心的西方式民主,我國全過程民主是中國領導的人民當家作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我國全過程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既可以通過黨內民主激發全黨活力,還可以通過民主發展的全過程參與,有效激活人民參與政治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充分彰顯了中國式民主的顯著優勢。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從西方民主一語獨大中走出來,這是我們在追求民主真諦中的重要一步。
深化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領導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中,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創造性提出了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系統闡述了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戰略部署,深刻回答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引領法治中國建設在新時代實現更大發展的偉大思想旗幟,為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始終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是我們黨的一貫追求。中國百年奮斗的十條寶貴經驗,每一條都與民主法治建設息息相關,這些經驗,落腳在一點上,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統一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實踐,共同構成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支撐。
堅持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制度化、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才會不動搖;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確保全面依法治國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我們必須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人民至上,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國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和有效執行,實現民主與法治的統一。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國國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能夠有效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力。我們必須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關系我們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人民民主必須堅持依法治國、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我們必須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將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把人民作為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用法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法治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實現為人民所需要的良法善治。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科學辯證地處理好黨的領導、民主與法治三者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是中國帶領中國人民在長期民主法治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和必然選擇,也是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要將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設偉大實踐,統一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實踐,統一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實踐。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主任、教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周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