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過硬,政法五個過硬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建設好我們這樣的大黨,領導好我們這樣的大國,中央委員會成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必須抓住“關鍵少數”,并對他們提出了“五個過硬”的要求。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2018年1月5日,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信念過硬。“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干事創業的根本。領導干部信念過硬,就能凝聚全黨的的智慧和力量,領導人民創造新的輝煌。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們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不畏艱難險阻,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創立了新中國,靠的是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們黨領導人民把一個貧窮的中國變成了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大國,靠的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領導干部如果理想信念不堅定,就會在政治上犯糊涂甚至變質,就會走到邪路上去。不少黨員干部出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理想信念問題。在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習近平告誡全黨:“理想信念是事業和人生的燈塔,決定我們的方向和立場,也決定我們的言論和行動。領導干部一旦喪失了理想信念,就會把握不住自己,就會迷失方向,不僅會越過做黨員的底線,而且會越過做人的底線。”今天,我們這一代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擔,習近平要求:“中央委員會成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必須做到信念過硬,帶頭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政治過硬。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要把黨建設得堅強有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就必須有一大批政治過硬的領導干部。黨的領導干部是黨員中的“關鍵少數”,高級干部更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他們的職能、崗位對黨和國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一針見血地指出:“干部在政治上出問題,對黨的危害不亞于腐敗問題,有的甚至比腐敗問題更嚴重。”干部只有在講政治這一條上過了關,才能在其他方面施展好才干、創造出實績。黨員干部政治不過硬,就會政治意識淡薄,就會在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場搖擺,就會對中央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陽奉陰違,甚至口無遮攔,毫無顧忌。十八大以來落馬的一些高級干部,就是因為政治不過硬,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黨員干部如何才能做到政治過硬?習近平這樣要求:“必須做到政治過硬,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在思想政治上講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在行動實踐上講維護黨中央權威、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責任過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每一個干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了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標準。習近平指出:“必須做到責任過硬,樹立正確政績觀,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以釘釘子精神擔當盡責,真正做到對歷史和人民負責。”干部首先要有敢于擔當的精神。“為官避事平生恥”,面對大是大非干部要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領導干部要有踐行責任的行動,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深入了解國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積極進取,勤勉工作;干部還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不搞脫離實際的盲目攀比,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勇于擔當,真正做到對歷史和人民負責。
能力過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面臨的挑戰比過去更艱巨、更復雜。面對各種復雜局面和繁重任務,如果領導干部能力不夠過硬,本領落后,就會造成不會為、不敢為、甚至亂作為的現象。習近平指出:“必須做到能力過硬,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全面提高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干部的“能力過硬”重點體現在“新知識、新領域、新視野”這“三個新”上。當今時代,互聯網高度發展,數字經濟潛力無限,干部作為“關鍵少數”,要緊跟時代步伐,加強學習,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理論素養,拓寬思維眼界,創新發展模式,更好地適應和引領經濟社會健康發展。領導干部的“能力過硬”還應體現在“全面”上。作為改革攻堅的領頭羊,領導干部要不斷增強改革創新能力,把好前行的“方向盤”;要不斷增強依法執政本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樹牢法治、制度、規則意識,自覺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要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善于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科學預判和超前準備,增強臨機處置能力,化風險為機遇,化被動為主動;要不斷增強群眾工作本領,經常下基層調研,走好群眾路線。
作風過硬。“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干部是作風建設的組織者、引領者、推動者,是作風建設的風向標和指示燈。什么是“作風過硬”?作風過硬就是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心中有人民,就會撲下身子真正考慮人民所盼所想,解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困難,而不是對上點頭哈腰,對下耀武揚威,對群眾疾苦冷漠處之,能推就推;心中有責任,就會無論在哪個崗位都兢兢業業辦實事,而不是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心中有戒尺就會執政為公,而不會以權謀私,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為家庭、為親屬謀取私利。習近平指出:“必須做到作風過硬,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真心實意向人民學習中拓展工作視野、豐富工作經驗、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在傾聽人民呼聲、虛心接受人民監督中自覺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評、自我教育,在服務人民中不斷完善自己,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久久為功祛除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打鐵還需自身硬。只要領導干部能夠做到這“五個過硬”,我們黨就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書寫出新時代的合格答卷。
(本文來源:學習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