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如何當好一名班長(部隊如何當好一名班長演講稿)
作者:陳雪磊 霍俊池 張仲彪 徐志強
今天給大家講個班長帶兵的故事。
這個班長叫寶明煒,1989年出生,2010年入伍,是先鋒勁旅某營上士班長。
在戰友眼中,寶班長為人謙和,做事沉穩,樂于助人。
在連隊,說起他幫助戰友的事,每個人都能講出個一二三,但戰友們說的最多的是他帶兵。
當兵10年的他,帶過三次新兵,每次帶兵都給新戰士留下深刻印象。
連長昝波說,寶班長帶兵有一套。
寶班長謙虛地說,哪有什么一套,不過是用心罷了。
說起帶兵的事,寶班長的話匣子打開了。
帶兵,就要把兵當朋友
新兵入伍初期,他們的思想還沒有從一名地方人員到合格軍人的轉變,如何讓新兵盡快適應部隊生活,這是我每次帶新兵都要思考的問題。
我帶兵,有自己帶兵的方式。
班里有個新兵小王,形象作風有點懶散,不適應班里管理,有一次,連長在開會講到:禁止新兵邊充電邊玩手機的通知。休息期間,他沒有遵守規定,在柜子后面悄悄的玩,被我發現后,對他進行了教育指導,講出令行禁止,遵規守紀,剛開始時候,他還不理解,然后我有針對安全問題對他教育,說邊充電邊玩手機,危險性大,容易產生爆炸,是對自己不負責任,也是對身邊戰友不負責任,既然來當兵了,就得服從管理,此次后,小王大悟,對自己的行為表示羞愧,向我承認了錯誤,表示以后工作上盡職盡責,爭取當好標兵,不給班級抹黑。
零二年出生的小蔡是班里年齡最小的兵,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踏實肯干,但是,有時候迷糊,膽子也小,做事越緊張越出錯,剛來的時候,第一天就起來晚了,軍容風紀檢查也沒過關,本來以為我去批評他,但是我沒有這么做,我給他們開了一個談心會,跟他們說,來到這里就要把這里當成家。在生活上,過程往往比結果重要,要把自己生活上的細節做好,一天天努力到最后所得下來的結果是讓人欣喜的,同時也是我作為班長的欣慰,不要怕事情做錯,從做事中累計經驗,在過程中找到參與的價值,在努力上找到自己的不足,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一個月后,我組織大家寫一篇以“我心目中的班長”為題給我提意見,看看在他們心中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我對他們說,班長也不是絕對的,我把你們當成朋友,你們敞開心扉,有什么想法盡管說出來。
新兵小楊說,寶班長對我們的管理從來都是對事不對人,做事嚴謹,什么事情都是從嚴從難的要求自己,然后再要求我們。在這個班里,雖然遠離家鄉,能感到家的溫暖。
帶兵,就要想著兵進步
新兵訓練期間,從上至下,經常有會議傳達抓安全,作為班長,不能單單傳達會議精神,必須落到實處。
新兵的安全就是我這個班長的責任,訓練中,邊講解邊示范,邊抓安全邊走流程。做好表率的同時,引導他們完成任務。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體能的先天優勢,也有自己的短板弱項,我根據新兵的短板弱項,給他們制定訓練計劃,讓每名戰士都有自己的課目。
我對他們說,每名同志都是教練員,戰友之間互幫互助,共同提高。這種相互學習的方法,激發他們的訓練情緒,在訓練上個個都像小老虎。
去年帶新兵,班里新兵小車體重180斤,走路喘“粗氣”。我心想,隨緣分來的,總不能不要人家吧,怎么辦?
練!
怎么練?
每天體能時間,我都帶著他單獨練,跑步是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不能著急,每天都帶他找自己呼吸節奏,一點點從落后到進步,幫他提高,助他成長,到從新兵下連時,他體重減到140斤。
看著新兵們扎實訓練,穩步努力,一點點改變自己,一點點接近成功,作為班長我感到很欣慰。
帶兵,就要暖兵心
新兵班長是新兵的啟蒙老師,也是他們軍旅成長第一人。
去年新訓過程中,班里大多是南方孩子,11月的營區已經有了寒意,每天晚上我都會提醒他們,早晨集合要穿上絨衣,以免感冒。有次集合檢查時,發現有幾名同志沒按照落實,詢問他們都說,感覺不是很冷。我讓每人寫份檢討,通過穿衣服這件事告訴他們,什么叫服從命令,預防感冒不單單是對自己負責,也是要對他人負責任。
每天上崗前、下崗后,我都會第一時間看戰士們的被子有沒有掉下來,大衣有沒有蓋在被子上,雖然我們班的新兵住在兩個宿舍,我還是要關照到每一個人。
排隊打飯,我都站在后頭,看看他們的飯菜合不合口味,夠不夠吃,縝密的發現細節,是我作為新兵班長的任務。
在一次戰術考核中,班級的新兵小蔡由于求勝心切,沖向終點時不慎摔倒,胳膊和腿上都有瘀傷,也流了很多血,我見狀,馬上帶他回到宿舍,拿起自己備用藥箱,仔細地為他擦拭,小蔡好奇的問我,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藥?我說,我是班長,班長應該把所有的預想都想到。
小蔡后來說,他只是個小傷,但看到我著急的不得了,像大哥哥一樣仔細為他擦拭藥物,他很感動,決心好好訓練,對起班長的付出,對起家人的期望。
這些年來,通過帶兵,我悟出一些道理,那就是帶兵要有責任感,嚴之深,愛之深,要讓每名新兵來到這感受到家的感覺,不能讓新兵有隔閡,不讓他們父母擔心,要用嚴格的標準和溫暖的關懷幫助他們成長,努力為部隊培養出一批批高質量的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