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第二批海綿城市名單_第一批海綿城市試點名單
來源:【昆明日報-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訊昆明扎實推進海綿城市建設。5月27日,記者從昆明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擬定名單公示,昆明市是云南省本批次唯一入選的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官網截圖
海綿城市讓春城更“自然”
夏日到來,天亮得早。6點剛過,家住昆明市西華園小區的陳先生就起了床,下樓來到二環南新建的暮雅園主題游園鍛煉身體。綠茵草坪、五顏六色的鮮花、紅色的透水步道……身處生態風景長廊,陳先生仿佛誤入色彩明艷的童話世界。
散步、慢跑、運動、唱歌、跳舞、休閑、娛樂……在約1萬平方米的主題游園內,附近的居民生活其間,樂在其中。路過的行人,都會忍不住放慢速度,欣賞暮雅園美麗的景觀。
市民鍛煉、休閑的同時,還會拍上幾張照片,發到微信朋友圈秀一秀。累了,還可坐在亭子里休息,也可以蕩蕩秋千,尋找兒時的快樂。
暮雅園在建設時,充分利用原來的“小地形”和“微地形”,對過密區域進行梳理移栽,在較空曠的區域進行補植增彩,建成一個可以收集雨水的“海綿公園”。“海綿公園”不僅可保證澆水時水不外流,下雨時還可收集利用雨水,讓綠化帶中的綠植盡情享受雨水的滋潤。
昆明主城緊鄰滇池,地質和土壤情況不一樣,有濱湖、山丘等各種特點,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昆明把“山、水、林、田、湖”有機結合,在主城區建設了晨露園、熹微園、寶珠生態公園、盤江區市民低碳林等“海綿公園”。
在海源南路,每次雨后,地上都沒有積水現象。原來,海源南路提升改造后,綠化帶采用下凹式建設方式,雨水進入下凹式綠化帶被蓄起來一部分,慢慢向下滲透,既能滋養植物,又讓該區域更“自然”。
昆明市成功入選
建設海綿城市,最重要的就是要千方百計留住雨水并加以利用,減少城市面源污染。近日,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三部門組織專家開展了2022年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競爭性評審。
根據專家現場評審結果,擬將得分前25名的城市確定為第二批示范城市,包括(以下按行政區劃排序):秦皇島市、晉城市、呼和浩特市、沈陽市、松原市、大慶市、昆山市、金華市、蕪湖市、漳州市、南昌市、煙臺市、開封市、宜昌市、株洲市、中山市、桂林市、廣元市、廣安市、安順市、昆明市、渭南市、平涼市、格爾木市、銀川市。公示期為2022年5月26日至2022年6月1日。
在資金方面,中央財政按區域對示范城市給予定額補助。其中,地級及以上城市,西部地區每個城市補助總額11億元,補助資金根據工作推進情況分3年撥付到位。
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海綿城市建設。
早在2009年,昆明市政府就發布了《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規定》,要求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要與主體工程同期配套建設雨水綜合利用設施。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2016年,昆明市政府出臺了《昆明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編制了專項規劃、制訂技術標準,全面啟動海綿城市建設。
2017年以來,每年度印發實施海綿城市建設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各縣區年度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目標,并對各縣區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差別化考核,考核結果運用到年度目標考核體系中,從而推動了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對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的重視,壓實了工作責任。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昆明聚焦自然生態、宜居宜人,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海綿城市建設累計開工建設海綿城市166平方公里,建成海綿城市達標匯水分區面積129.48平方公里。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楊官榮/圖文
責編:莫開井
編審:吳晨萍
終審:周建軍
本文來自【昆明日報-掌上春城】,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