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海綿城市名單(2021年第三批海綿試點)
第三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的名單來了
2023年6月1日第三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名單出來了,一共有15個城市,分別是:
安陽市、襄陽市、佛山市、綿陽市、拉薩市、延安市、吳忠市、衡水市、葫蘆島市、揚州市、衢州市、六安市、三明市、九江市、臨沂市。
海綿城市建設六措施
海綿城市建設是按照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理念,使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有利于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擴大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海綿城市建設六類措施
1,滲——相對于城市下墊面的硬化,通過海綿城市設施將雨水滲下去,可以減少地表徑流,涵養地下水。
雨水滲透井
2,滯——讓雨水慢慢地匯集到一個地方,用時間換空間,可以延緩短時間內形成的雨水徑流量,主要設施有雨水花園、生態滯留池、滲透池、人工濕地等。
雨水花園
3,蓄——把雨水留下來、蓄起來,以達到調蓄和錯峰。常見形式有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形成的調蓄湖庫及蓄水池、蓄水模塊。
雨水收集PP模塊回用系統蓄水池
4,凈——通過土壤的滲透,通過植被、綠地系統、水體等,都能對水質產生凈化作用。常見形式有土壤滲濾凈化、人工濕地凈化、生物處理等。
做滲排水用的滲透溝渠
5,用——在經過土壤滲濾凈化、人工濕地凈化、生物處理多層凈化之后的雨水可以被利用。
雨水收集的雨水澆花澆草
6,排——利用城市豎向與工程設施相結合,排水防澇設施與天然水系河道相結合,地面排水與地下雨水管渠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一般排放和超標雨水的排放。
雨水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