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錢是一兩嗎;十塊錢一兩是多少錢一斤
昨天剛刷完《瓦舍江湖》這部劇,發現第30集中,白小青把罰辛抱恙的“二十文”分給了瓜棚和金可兒,瓜棚想要湊齊“1錢”的門票錢,后來新戲大火,白小青賺到了好多“碎銀”和“兩錠銀元寶”。看到這,我就挺想知道文、錢、兩到底是什么算的,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找到的一些資料。
—、概念
首先,要知道這里的“兩”和“錢”是重量單位,一兩等于十錢。而“文”是數量單位,是不能直接換算的。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舊時1斤等于16兩,故有成語“半斤八兩”。
二、換算方式
“文”是基本單位,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根據現今《大中國》中所述“一千文錢可兌換一倆銀子,10倆銀子可兌換1倆金子”。(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先按個來理解的)
“吊”、“貫”也是錢幣單位,舊時的制錢,用繩子穿上,穿1000個為“一吊錢”或“一貫錢”。宋朝的叫做一貫,清朝叫做一吊,
所以,換算方式為:
1錢≈100文
一兩是10錢
一兩白銀≈1000-1500文。
1貫錢或1吊錢 = 1000文
三、拓展內容
“錠”:是量詞,就是一塊銀子。錠是用在元寶上的,通常說一錠元寶。而明清代的元寶都是固定重量,大約分一兩、二兩、五兩、十兩、二十兩等。
看這大小,估計是十兩吧
“碎銀”:指錢幣單位較小的銀子,如同現在的“零花錢”之說,在古代一般指在10倆以下的銀子。“
“紋銀”:,指質量最好的一種,含銀成份最高。在古代根據質量不同也分為不同的稱謂(古代的銀子并不是百分百的純銀),紋銀在價格方面遠遠高于其它種類的銀子,所以在古代除了按重量計算銀子的價格高低,還要根據質量的不同計算價格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