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長制的意義和作用、河長制的概念
什么?
“河長制”!
只聽說過省長、市長、區(qū)長......
“河長”是什么?
既然叫“河長”,那自然是跟河流有關了。
那么
河長制怎么看怎么干呢?
1
什么是河長制?
河長制是各地依據現行法律法規(guī),堅持問題導向,落實地方黨政領導河湖管理保護主體責任的一項制度創(chuàng)新。河長制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huán)境、修復水生態(tài)為主要任務,通過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jiān)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xù)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2
河長制有什么意義和作用?
(1)意義:落實發(fā)展綠色理念、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解決中國復雜水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推行河長制是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國家水安全的制度創(chuàng)新。
(2)作用:有效調動地方政府履行河湖管理、保護主體責任,促進河湖管理有人、管得住、管得好,河湖功能逐步恢復,有利推進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環(huán)境治理。
3
實行河長制要解決什么問題?
實行河長制,可進一步落實地方黨委、政府對河湖管理保護的主體責任,做到守土有責。以河長制為平臺加強部門聯動,可有效解決涉水管理職能分散、交叉的不足,形成河湖管理保護的合力。同時,積極吸納社會群眾參與,有利于建立全民關注河湖、保護河湖的良好局面,著力解決侵占河道、圍墾湖泊、非法采砂、污染水體、電魚毒魚等制約河湖保護的突出問題。
4
河長制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一是加強水資源保護,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三條紅線”;
二是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嚴格水域、岸線等水生態(tài)空間管控,嚴禁侵占河道、圍墾湖泊;
三是加強水污染防治,統(tǒng)籌水上、岸上污染治理,排查入河湖污染源,優(yōu)化入河排污口布局;
四是加強水環(huán)境治理,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加大黑臭水體治理力度,實現河湖環(huán)境整潔優(yōu)美、水清岸綠;
五是加強水生態(tài)修復,依法劃定河湖管理范圍,強化山水林田湖系統(tǒng)治理;
六是加強執(zhí)法監(jiān)管,嚴厲打擊涉河湖違法行為。
5
河長制工作職責是什么?
(1)總河長職責。負責領導本行政區(qū)域內河長制工作,分別承擔總督導、總調度職責。
(2)市、縣級河長職責。負責牽頭協調推進河庫(湖)突出問題整治、水污染綜合防治、河庫(湖)巡查保潔、河庫(湖)生態(tài)修復和河庫(湖)保護管理,協調解決實際問題,檢查督導下級河長、庫長和相關部門履行職責。
(3)鄉(xiāng)鎮(zhèn)(街道)河長職責。負責本轄區(qū)內河庫(湖)管理工作,制定落實河庫(湖)管理方案,組織開展河庫(湖)整治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配合執(zhí)法部門打擊涉水違法行為。
(4)村級河長職責。負責本村范圍內河庫(湖)整治工作,落實專管員職責,確保河庫(湖)監(jiān)管到位、保潔到位、整治到位。
6
河長能為我們做什么?
各級河長要按規(guī)巡查河道!
市、區(qū)、鄉(xiāng)、村級河長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巡查周期和巡查事項對責任水域進行巡查,并如實記載巡查情況。鼓勵組織或者聘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開展水域巡查的協查工作。
鄉(xiāng)、村級河長的巡查一般應當為責任水域全面巡查。市、縣級河長應當根據巡查情況,檢查責任水域管理機制、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情況。
河長在巡河中發(fā)現問題需要如何處理?
村級河長在巡查中發(fā)現問題或者相關違法行為,督促處理或者勸阻無效的,應當向該水域的鄉(xiāng)鎮(zhèn)級河長報告。
鄉(xiāng)鎮(zhèn)級河長對巡查中發(fā)現村級河長報告的問題或者相關違法行為,應當協調、督促處理;協調、督促處理無效的,應當向市、縣相關主管部門,市、縣級河長或市、縣河長辦報告。
市、縣級河長和市、縣河長辦在巡查中發(fā)現水域存在問題或者違法行為,或者接到相應報告的,應當督促本級相關主管部門限期予以處理或者查處;屬于省級相關主管部門職責范圍的,應當提請省級河長或者省河長制工作機構督促相關主管部門限期予以處理或者查處。
來源:智慧河長云服務 中國水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