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經濟為何低迷_2020經濟下行原因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趙覺珵】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初步核算,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2605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當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過去一年的經濟表現,可以概括為回升向好、成色十足、表現亮麗、殊為不易。
康義說,第一,回升向好。從經濟增長看,去年我國GDP超過126萬億元,增速比2022年加快2.2個百分點。分季度看呈現前低、中高、后穩的態勢,向好趨勢進一步鞏固。按照可比價計算,2023年經濟增量超過6萬億元,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總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穩步提高,2023年達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長5.4%。從就業看,就業形勢總體改善,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特別是農民工就業形勢改善比較明顯。從物價看,物價總體保持溫和上漲,全年CPI上漲0.2%,核心CPI上漲0.7%。從國際收支看,全年貨物出口增長0.6%,年末外匯儲備超過3.2萬億美元。
第二,成色十足。去年一年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國上下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推動經濟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不斷贏得優勢,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創新投入穩步增加。初步測算,2023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達到33278.2億元。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服務業和消費的經濟增長主引擎作用更加凸顯。2023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4.6%,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比上年提高43.1個百分點。安全發展基礎進一步鞏固夯實,全年糧食產量比上年增長1.3%,原煤增長2.9%,原油增長2%,天然氣增長5.8%。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確保了金融經濟安全,民生保障更加有效,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6.1%。
第三,表現亮麗。2023年我國5.2%的經濟增速不僅高于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我國經濟2023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超過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同時,在預計全球貿易下降的情況下,我國出口還實現了小幅增長,占全球市場的份額保持穩定。此外,我國物價漲勢總體溫和,與一些國家在抗通脹和穩增長之間艱難平衡形成鮮明對比。
第四,殊為不易。2023年世界經濟低迷,國際格局復雜演變,地緣政治沖突頻發,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內周期性、結構性矛盾比較多,自然災害頻發。在這種復雜情況下,取得這樣的發展成績更顯得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