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代化2035八大理念-教育現代化2035八大基本理念
2019年《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發布,其中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為先,更加注重全面發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終身學習,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發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更加注重以德為先”,這個比較好理解,就是說,未來的教育一定要比現在更加注重”以德為先“。從新聞媒體上,我們時而可以看到一些高學歷的名校師生女生、猥褻女生,、,有些頂尖人才甚至背叛國家,為了個人富裕的生活不惜與培養他的祖國為敵,將祖國人民置身于危險當中,這種就是典型的缺“德”的教育。教育如果沒有“德”,那知識是可以害人的,而且知識越豐富,害人的程度就越深。所以未來的教育要更加注重“以德為先”。
“更加注重全面發展”,這個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堅持“以德為先”的前提下,智力、體質、審美能力和勞動能力并向發展。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其中的“美”指的是審美能力,而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外表上的“美麗漂亮”。
“更加注重面向人人”,這個“人人”,個人認為主要強調的是“學困生”。我們目前的教育,教師的主要經歷都放在學霸身上,對“學困生”的關注度比較少,讓很多“學困生”成為了班級中的“透明人”,我們的教育是要實現”人人都能出彩“,而不是只讓”學霸“出彩,未來我們會通過職業教育等多種形式讓這部分人也能夠利用自身的優勢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成為貢獻社會的重要力量。
”更加注重終身學習“,這個其實指的就是”活到老、學到老“,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又一提法。目前大部分人的”學習“只停留在學校教育的階段,參加工作以后整日疲于奔命,沒有時間學習,有的即便有閑暇時光,也大都用于打游戲、刷視頻等項目,很少會有人主動去再”學習“。如今的社會發展速度很快,停止學習就容易被社會淘汰,所以需要更加注重終身學習。
”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就是利用每個人自身的特長來實現優勢互補。有的人對知識類學習可能不夠好,但是在藝術、體育等特長方面優勢明顯,那就可以針對這部分人因材施教,讓這些人能夠在各自專業領域發光發熱,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就是在強調教育實踐的重要性。一些學校培養的人才,理論知識豐富,但是缺乏實踐實操能力,導致在學校學的,到社會上用不上,社會上需要的,學校卻沒有教。所以未來的教育將更加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實操的相互結合,讓學生結束學業后即可找到適合的工作。
“更加注重融合發展”是針對特殊教育而提出的。未來面對殘障兒童、成人的特殊教育,要創造更加符合教學的物理環境,更加注重物理環境與教學方法的融合教育,幫助殘障人士樹立學習信心,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更加注重共建共享”針對的主要是互聯網教育。將來我們的教育將發揮互聯網共建共享的優勢,把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輸送到貧困邊遠地區,讓更多有學習需求的人都能夠通過互聯網學有所成。
每個人對這“八大理念”的理解是千人千面的,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拙見。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八大理念的提出,為我們描繪了未來教育的美麗畫卷,令人期待。相信在這“八大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教育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