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1500字
我們的主人公聶名勇,我們就叫他小勇吧!青島理工大學畢業,機械學院測控專業;
家里勞動力只有父親一個,母親身體差,種地一年只能攢下一萬元左右,經濟壓力十分大。25 歲的他,就讀大三時就與同學合伙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一年就凈賺 30 萬,到目前為止營業額已經將近 100 萬元。在創業場上,小勇說“創業并不容易,把自己當做一個企業來經營,自己就是自己的 CEO,CEO 要做的不
只是面對機會的時候懂得把握,更要善于樹立自己的‘品牌。” 剛開始,小勇左右逢源,躊躇滿志,期待有更好的發展,做大公司。
“創業夢”要說干就干
由于從小生長在農村,剛到青島上大學,他看什么都新鮮,特別想留在青島;為了實現目標,從大一開始,他就沒有怠慢過,為了求得好工作,他每天都很努力的學習。讓小勇決定自己開公司,只是他無意間想出的一個創業創意點子。上大三的小勇,有次到臺東逛街,無意中發現幾乎所有的商家都有會員卡,顧客可以憑借會員卡享受打折優惠;小勇看到不少人用卡包來裝不同的會員卡,用起來相當不方便,于是他便有了一卡通用的想法。
只要有一張全城通用的會員卡,消費者就可以享受上千家店鋪的折扣優惠,不同行業的商家也能強強聯合獲取更多顧客,做到雙贏。“讓消費者手持一張‘消費通' 卡,就可以在山東青島不同的商店享受到會員待遇,這就是我的夢想。”小勇說。
要創業創業說簡單,做起來難,像小勇這樣沒有背景,沒有資金,沒有經驗的大學生,難上加難。一開始什么都沒有的他,決定找同伴一起干,一是資金能更充足,二是風險有人分擔,三是有伙伴有團結干起來才起勁。
小勇找了兩個合伙人,每人出資 10000 元,說干就干,成立了青島新領域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小勇的一萬塊錢,還是父親東湊西拼跟人借的錢。開公司并沒有小勇想象中容易,購置辦公室設備,租賃寫字樓后,三萬塊就基本花完了;小勇當時心里特別沒譜,經常害怕公司經營不下去,父親辛苦借來的錢會打了水漂。
剛開始,他幾乎每天早出晚歸,白天出去調研,晚上寫總結。有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呆在租來的那間“辦公室”搞“工作”,不分白天黑夜。
他的第一個客戶是一家 KTV,KTV 的經理十分年輕,很快便接受了新事物,答應和他們結盟。此后,他們開始不斷尋找合作商家,一有時間就去各商業街去推廣消費通會員卡,給商家介紹信理念,期望他們的加盟。通過半年的努力,公司已經開始走向正軌,他們找到了 100 多家聯盟伙伴。
創業低潮期:公司變大,股東卻想撤資
有了商家的加盟后,他們迅速推出消費通會員卡;一年不到的時間他們就買出 1萬多張會員卡,大賺了 10 萬。第一桶金的甜頭還沒嘗夠,小勇就遇到了創業路上第一次低潮期;三個股東有了分歧,其中的兩個認為應該繼續推廣消費卡賺回現錢,而小勇則認為應該把賺到的錢投到公司的發展上,擴大公司業務,給商家提供會員增值服務。結果,兩名股東紛紛撤資離開;這件事情狠狠地打擊了聶名勇。
但是冷靜下來,小勇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因為賣卡賺錢總有市場飽和的一天;得想好后路。“我們將逐步建立并完善我們的產品線”,小勇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將和我的公司一起不斷學習提高,做好自己的 CEO!”
小勇覺得創業中的失敗是有好處的,不僅能鍛煉自己對市場的眼力,還能為下一次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創業的道路中一定要堅守自己的信念,找伙伴也應該找志同道合的人為伍。而且不要急著回本,應該為公司的后路做好規劃。
他對自己的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短短一年時間,小勇不僅還上了父親辛苦借來的錢,還在春節的時候給了父親 5 萬塊壓歲錢,父親即開心又感到驕傲,每每
走親戚都要自豪的說上幾句自己的孩子有多厲害。
創業對大學生來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管出發點是為了生活,夢想,還是挑戰自我。第一步總是最難的,資金、伙伴、市場分析、渠道、執行……各種專大業的知識和必要的技巧,對于毫無經驗的大學生來講,尤其困難。但是只要你愿意走出第一步,其實一切并沒有你想象中那么難,只要一路走下去,出口就在你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