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大賽作品范例(創新創業大賽作品范例公益類)
私信回復“金獎”
免費看往屆“互聯網+”大賽金獎路演視頻
本文整理了17個往屆“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的部分作品,想參加新一屆“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老師同學們可參考學習~
1. 香港中文大學
《工作于狹窄空間內的微型機器人可彎曲骨科手術鉆》
港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博士研究生wang巖、林洪斌和wang頊琛在歐國威教授的指導下研制了一種可于狹窄空間內彎曲的微型手術鉆頭。其微型尺寸(4.5毫米直徑)和大末端彎曲角度(±65度)能使其通過微小創口,繞過人體部分組織結構到達目標手術位置,以減小對病人的傷害。該可彎曲鉆頭可用于輕巧(200克)的手持設備,或安裝在機械臂上以實現更高的精度,在耳鼻喉、顱底和脊柱手術上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港中大學生于第七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勇奪佳績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融合大數據的疫情預測分析模型》
該項目提出了融合大數據的新冠疫情仿真預測模型。模型將防控政策、人群活動等大數據融合到經典的SEIR模型當中,解決了傳統模型人群劃分不合理、未考慮政策和人群行為影響等缺陷,實現了高精度的疫情預測和政策仿真。作品成果服務于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北京市等決策部門,為其防疫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奪冠!北航再捧首都“挑戰杯”!
3.華東交通大學
《川藏跨天塹,知產繡錦圖——川藏鐵路建設中的知識產權風險調查研究》
團隊選取了川藏鐵路這一shijieji鐵路工程作為調研對象,識別其現存的知識產權風險并提出應對策略。本作品采用文獻分析、問卷調查、專家訪談等方法,實地走訪20余家承建及相關單位、深入一線收回6000余份問卷、層層遞進訪談18位專家,zui終從知識產權確權、授權以及涉外3個層面總結出川藏鐵路建設中的知識產權風險。在調查基礎上,本作品針對性地提出川藏鐵路建設中的知識產權風險應對策略,通過調查和結論呈現,期待能為川藏鐵路高質量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戰略參考,并對相似鐵路提供知識產權風險應對樣板。
歷史性突破!我校獲“挑戰杯”全國終審決賽特等獎
4.華中科技大學
《基于Hz級電磁波的井下遠距離無線通信裝置》
“慧眼識電”團隊在信道分析、調制方法、發射效率三方面創新,實現工程化井下通信,并分別針對鉆井、完井、生產三大領域推出3系列井下無線產品,實現降本增效。
“黑科技”上天摘“星”!華中大全國diyi!
5.清華大學
《“天格計劃”二號衛星載荷標定與在軌科學預測》
天格計劃是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針對基礎科學前沿研究的科研實踐項目,同時也是一個基礎科學人才培養項目。項目主要科學目標是探測近鄰宇宙中中子星并合引起的短伽馬射線暴。
6.天津理工大學
《基于對比自監督學習的復雜場景下中國手語實時翻譯系統》
該項目以計算機視覺技術與手語語言學兩個學科交叉為基礎,研究手語識別多信道、多模態的數據融合技術,為手語實時翻譯提供基礎數據保障。
天理要聞 | 再摘全國“挑戰杯”特等獎!天理學子在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取得歷史zui好成績
7.南京師范大學
《新時代勞動教育何以落地生根?
——基于7省市初中生勞動素質及其培養現狀的調查研究》
《新時代勞動教育何以落地生根?》研究項目針對我國三省市千名初中生勞動素養及其培養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為當代初中生勞動素養測評提供了新的視角。
8.南昌大學
《廢塑料微波快速催化熱解制備石腦油裝備的研發》
針對廢塑料循環利用技術行業共性難題,該項目完善和發展了廢塑料微波催化熱解高效轉化為石腦油的關鍵技術與裝備,攻克了廢塑料規模化處理中轉化效率低、產品品質差的技術難題,打通了以廢塑料﹣石腦油﹣合成塑料的循環技術路線,讓廢塑料實現從“白色污染”到“色產業”的“變形”,該項技術的成功實施將開創廢塑料高值化利用新時代。
首獲全國特等獎!南昌大學在“挑戰杯”全國終審決賽中取得歷史性突破!
9.西北工業大學
《蒼穹之心——微型渦噴發動機智能控制器》
隨著無人機的發展,微型渦噴發動機因結構緊湊、體積小、推重比大等特點,可作為高速無人機、靶機、蜂群無人機、巡航飛彈的理想動力源。
小渦快訊丨我院團隊在“挑戰杯”中榮獲特等獎!
10.武漢紡織大學
《月面國旗研制技術及衍生功能化工制品的開發》
該團隊參與了部分月面國旗研制的任務,掌握了月面國旗研制的紡紗、染色和微納天然粉體色漿的制備技術,他們在曹根陽副教授、劉可帥副教授、盛丹博士三位老師的指導下,深入研究了現有高溫防護以及特殊環境等領域的功能面料性能的不足,進行了大量實驗,成功實現升級版好紗好線好色漿技術突破,并順利攻克了聚酰亞胺染色等一系列難題,使該項技術成功應用于消防、冬奧訓練服等領域,為地球極端環境防護面料提供了新的選擇。學院在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致力于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通過搭建科學技術平臺、課題組指導學生參與重大課題技術攻關、技術推廣等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們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使他們對紡織行業和紡織產業有了更深的理解。
11.四川大學
《心相瓣——基于自由基聚合交聯的可預裝人工主動脈瓣》
團隊研制的“心相瓣”主動脈瓣創新性地采用自由基聚合交聯改性技術、親水復合干燥瓣膜技術和表界面組織修復技術,針對性地解決了現有人工瓣膜材料存在的缺陷,相比于現有人工瓣膜,不僅無需戊二醛浸泡,不易鈣化,使用壽命大幅提升,而且實現了術前預組裝,在植入體內后可有效修復病灶。
全國第三!川大學子在第十七屆“挑戰杯”國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12.長江大學
《棉田棉稈殘膜聯合收獲機——拔稈伏“魔”助棉白》
“殘留地膜引起的棉田白色污染帶來一系列危害,導致新疆農民無地可種,迫切需要高效地膜回收機投入使用。”其領導團隊——疆拓團隊技術負責人杜帥龍在介紹項目背景時說。在研發過程中,團隊面臨市場地膜回收機普遍回收率不到50%、地膜纏繞導致死機、作業效率低下、地膜含雜率等技術難題,為攻克難關,他們突破傳統研發思路,聘請校外有經驗的實戰研究人員分享技術經驗,不斷進行溝通交流,目前團隊已申請了13項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創歷史!長大學子首奪“挑戰杯”全國特等獎!
13.溫州醫科大學
《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志物及防治藥物的篩
選和臨床應用》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關節損傷不可逆性決定了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是RA防治的主要策略。該團隊創新性發現促消退介質可通過恢復免疫平衡,抑制炎性浸潤和血管翳生成緩解RA疾病進程;多中心、大病例臨床回顧性和前瞻性研究證實消退素D1是youxiu的RA臨床診斷指標、保護素DX具有杰出的RA活動分期診斷價值,以此為基礎開發的診斷試劑盒在12家試點醫院推廣應用1525例,獲得滿意效果。團隊共發表SCI論文10篇,累計影響因子54.669;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該研究為提高我國RA達標治療帶來新思路。
全省diyi!再捧“優勝杯”!溫醫大在“挑戰杯”國賽中再創佳績!
14.大連理工大學
《基因快速檢測技術開發及其應用》
該項目針對應用于疾病診斷和病原菌檢測等領域的基因檢測技術,圍繞提高核酸擴增效率這一關鍵問題,開創性地設計了基于微米線性核酸軌道的恒溫核酸擴增方法,縮短了體外核酸擴增和檢測時間,有望滿足臨床和家用快速檢測需求。
特等獎+1,一等獎+2!大工創歷史zui好成績!
15.四川大學
《精密高效傳動瞬態摩擦學調控技術》
該團隊針對工業機器人國產化的卡脖子問題,開發了瞬態傳動摩擦學性能分析軟件,通過計算不同齒廓參數下的界面油膜及壓力分布獲得zui優齒廓參數。經檢測,應用該軟件設計制作的諧波減速器,嚙合效率提升5%,精度保持性提升20%,已達到同類進口諧波減速器的性能指標。目前軟件已成功應用于全國zui大的諧波減速器制造廠商蘇州綠的十余個型號減速器的研制。同時,還拓展應用于衛星平臺控制力矩陀螺的研制,卡特彼勒公司傳動系統的設計及美孚公司潤滑劑的開發。學生團隊成員以diyi作者獲批軟件著作權3項,申請發明專項2項,在摩擦學領域dingj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篇。
全國第三!川大學子在第十七屆“挑戰杯”國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16.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微腐敗”對鄉村營商環境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基于甘肅、福建、河南、江西、貴州2省
182村的調查與思考》
“微腐敗”對鄉村營商環境的影響及對策研究——基于甘肅、福建、河南、江西、貴州5省182村的調查與思考.本項目創新性地聚焦鄉村營商環境建設,團隊成員團隊成立伊始以聚焦“微腐敗”對營商環境的影響為切入點,研究通過普適性的評價體系為地方zhengfu提供比較標桿與工作方向,充分發揮以評促建的功能。
歷史性突破!“嘉”人勇奪挑戰杯國賽特等獎!
17.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馮如三號”高效超長航時無人滯空平臺》
“馮如三號”不間斷飛行了30小時6分42秒,創下了25-100公斤級油動無人機續航時間的世界紀錄。來自國際航聯的觀察員WONG, TAK KAY KEITH現場確認了飛行時間以及飛行活動的有效,該紀錄將獲得國際航空聯合會(FAI)的正式批準。
18.煙臺大學
《“小店雖小,風景甚好”一“雙儲環”戰略背景下
的小店經濟“微循環”活力研究》
疫情防控期間,國民經濟受到重創,zhong gong中央提出了雙循環戰略。小店經濟在國內大循環中發揮著微循環作用。基于以上背景,團隊對小店經濟及活力展開調研,構建了小店經濟活力評價體系。該體系可以發現小店經營的薄弱環節,對小店的發展具有引導作用。該研究有利于暢通國內大循環,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4項作品入圍國賽!煙臺大學在全省“挑戰杯” 競賽中再獲佳績!
內容來自:網絡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米有校園每天為你推送備賽“互聯網+”等創賽的干貨文章、實用技巧等,遠離盲目備賽,與領獎臺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