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能力不足被排擠、工作能力不足被孤立
簡單來說,工作能力就是一個人是否有能力擔任某個職位。
我在網上看到有網友說“自己很笨都快有抑郁癥了,看不到未來。”“總在壓抑中,覺得自己很失敗,無法改變自己”。“在工作的時候,總擔心做不好怎么辦”。工作的時候老是失誤被上司罵,被同事嘲笑,從而導致對工作產生恐懼、緊張。
首先這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你連這點抗壓能力都沒有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成年人?(如果他們無緣無故地罵你嘲笑你,那就立馬還擊不要有所顧慮)。一次又一次的失誤,你要學會發現問題,總結問題,并且解決問題。也許有人會反駁“如果天生腦子不好使呢?”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你都無法想象。
老板不會看你工作能力差就把輕松的工作交給你,而是直接把你炒掉或讓你做最苦最累最沒技術含量的活!要把工作當成是打仗, 要讓自己豁出去,去拼,去闖!這樣就算你工作能力差點別人也會尊重你,因為別人看到了你對工作認真的態度。
讓我們來看看是什么因素導致工作能力變差的,我把其分為4個點:
1.總有工作情緒:工作自我情緒管理能力不足、情商不夠、自控能力不足。
工作能力不足最顯而易見的表現是“總有工作情緒”,主要表現為:
(1)正常工作中這些人的溝通,總是讓人不順利、不順暢。
(2)很容易產生負面的工作情緒,工作中有拖延、對抗。
(3)經常把負面的情緒傳染給其他人,影響他人工作。
(4)工作稍有壓力,就會出現各種抱怨、不服從指令的情況。
其根源在于工作中自我情緒管理能力的不足,自身情商不夠、自控力不足。
我覺得這類人很幼稚,別人可不會遷就你。
2.工作總干不到位,主要包括:
(1)對領導安排的工作總是領理解不透、不得要領。
(2)在技術、技能、流程、標準學習上緩慢、低效。
(3)工作總是做不到位,不能按時按質完成工作。
(4)出現問題不會思考,借口理由總是很多。
(5)解決工作問題的方法單一、陳舊,不會變通。
(6)交代的工作轉身就忘,做事情丟三落四。
(7)做事情沒有思路、缺乏邏輯。
(8)工作缺乏計劃性,前期散漫、后期補救不到位。
其根源在于工作動力不足、工作態度不夠,這類人在職場中是讓管理者頭疼的存在!
要善于借鑒別人的方式方法,同樣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你的上級、領導和前輩是怎么做的?與你所做的有什么不同?處理問題的細節有什么不同?最后,你是如何處理的?結果之間有什么區別?從差異中找答案,想知道他為什么和你不同,他為什么這樣想,如果確實是別人這樣做并且想法更好,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好好試試對方的想法和行為。
3.多謀無斷:內心算計太多、實干能力不足、魄力不夠,虛榮心強。
工作能力不足比較有迷惑性的表現是“多謀無斷”,主要表現為:
(1)總是內心算計太多,表現為聰明、喜歡動腦子。
(2)缺乏實干能力,想法和實踐脫離,不接地氣。
(3)自身魄力不夠,到了需要決斷的時候,無法做出決策。
(4)虛榮心強,表面上爭強好勝,到具體工作上又不肯實干。
其根源在于缺乏工作實踐的能力,內心自卑、虛榮,動腦的目的是回避具體的工作。
4.一到執行就慫:臨陣退縮,借口逃脫、逃避責任、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工作能力不足的最可恨的表現是“一到執行就慫”,主要表現為:
臨陣退縮:前期準備、預熱期表現良好,到了啟動關口臨陣退縮。
這是一種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表現,職場如戰場,資源就那么多,你不爭,不代表別人不會去爭。
在工作中自己的面子根本不重要,能當飯吃嗎?遇到自己不會的,立馬向別人虛心請教,并牢記于心。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要保持一種緊迫感,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去浪費, 我們只爭朝夕,一往無前,才能爭取時間,從而改變自己!
歡迎各位網友評論予以指正和補充,覺得小編寫得好的話也可以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