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的國情、我國最大國情和最大實際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說過:看到中國人民生活如此貧窮,我們內心有愧啊。
雖然我們付出巨大努力,取得巨大成就,現在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
但是,我國老百姓從總體上說,還是“窮”的。具體的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我國消費占GDP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有數據統計,去掉政府開支,我國消費占GDP比例為40%,美國為70%。人均只有4000美元,世界平均是6000美元,美國是4萬美元。
二是這人均4000美元的消費,絕大部分被用于住房,醫療,教育,被這些本應該是公益性質事業,而現在產業化所剝削。老百姓手中幾乎沒有剩余的錢。
三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并沒有隨著GDP增長而增長,所占比例近年來呈下降趨勢。世界排名從第71位下降到81位。
四是我國的社保支出占GDP3.21%,上合組織國家平均是16.8%,世界上發達國家是31%。
五是我國的醫療支出占GDP5%,美國是20%。2022年國家為醫療投入人均621元,美國是1萬美元。
六是我國有9.51億人口月均收入低于2000元,11.7億人口月均收入低于3000元,占總人口82.7%。
七是我國還有3億靈活就業人口,這些人的收入不十分穩定,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很大。
八是我國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很低,月均3000元左右。還有國企改革大批工人買斷下崗一批欠的舊賬。
九是我國農民養老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解決,至今沒有一個較好的統一的方法。
十是我國個人所得稅起點偏低。而涉及到民生的其它稅收又不低。還有各種行政收費和罰款一直在增長。
中國老百姓能富裕嗎?我們的內心應該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