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橫梁萬企進萬村、南京六合橫梁水泥預制廠
今天(12月30日),《新華日報》頭版用大篇幅以“南京六合創新工作機制,到群眾身邊去解決問題‘一網五聯’釋放多重治理效應’為題,聚焦報道六合區不斷深化“一網五聯”工作機制,集成基層治理領域的改革成果,著力推動發展活力全面釋放,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此前
“南京新聞綜合頻道·改革進行時”
也對六合區“一網五聯”工作進行了深度采訪報道
一起來看看吧!
視頻加載中...
南京六合創新工作機制,到群眾身邊去解決問題
“一網五聯”釋放多重治理效應
三友湖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訂單融資”服務獲評全省企業全生命周期公共法律服務產品一等獎,營商環境“111”法治服務體系獲省法治建設創新獎;攬獲全市“最佳政務大廳”,群眾安全感、網格服務滿意率等指標持續名列全市前茅……今年以來,南京市六合區的多項重磅榮譽,背后都指向同一項創新工作機制——“一網五聯”。
“為民辦實事,要變群眾敲門為干部上門?!绷蠀^委書記李萬平表示,“一網五聯”機制依托社會治理網格化“一張大網”,采取上下聯動、多方聯合、上門聯系、智能聯勤、責任聯考“五聯”舉措,推動黨員干部到群眾身邊去解決問題,讓黨的領導在一線加強,治理力量在一線報到,實際成效在一線檢驗。
治理下沉,黨員“就在身邊”
每天一上班,六合區雄州派出所橋西警務室就熱鬧起來,社區民警、調解員、網格員、專職警輔、協管員等集中在會議室,議昨天工作、談當天計劃。這個16人的“流動平安哨”負責治安管理、隱患排查、矛盾化解等工作。每天走街串巷、上門入戶,一走就是幾萬步。
“管得了的看不到,看得到的管不了”是基層治理中的共性問題。社區民警“管不過來”,而網格員、調解員分屬不同條口,力量整合不到一起。今年以來,六合區按照“城區5000人、農村10000人”標準,在91個綜治片區建立“流動平安哨”,推動綜治片區與治理網格集中領導、深度融合、一體運作。
在“一網五聯”制度設計中,六合區全面推進全區821個綜合網格黨支部建設全覆蓋,支部書記和網格長“一肩挑”,黨員和網格員“雙培養”。以黨員聯戶行動為抓手,通過“黨員戶掛牌”覆蓋網格、機關支部結對網格、“萬企幫萬村”走入網格、在職黨員網格報到等舉措,多方力量“下沉”一線,讓黨員干部到群眾身邊去解決問題。
一般的矛盾糾紛,“流動平安哨”現場調解;涉法涉訴問題,由法官、檢察官、律師及早介入、訴前調解;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兩代表一委員”上門傾聽群眾想法、做好調查研究,向相關部門反映;疫情防控工作中,站穩“黨員先鋒崗”、包干“黨員責任區”……閉環管理機制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六合區警情量增長率逐年降低。今年三季度,該區群眾安全感99.2%,位列全市第二;網格服務滿意率、掃黑除惡行動成效滿意率位列全市第一。
法治護航,升級“用戶體驗”
“這筆貸款解了燃眉之急。”近日,六合區5G空間大學生創業園的江蘇全方氣象科技公司獲得50萬元融資貸款。公司負責人陳誠說,不用固定資產抵押,憑借一筆國企客戶防雷施工訂單就順利獲批。
有訂單就能融資,靠的是創新機制。六合區司法局聯合區行政審批局組建金融類專業法律團隊,對企業和訂單摸底,進行“風險畫像”;區工商聯、區工信局與律所、金融單位、擔保公司等協同,讓金融機構“敢貸”“愿貸”。目前已累計幫助20多家中小企業融資近1億元。
這項創新服務同樣基于“一網五聯”。錨定“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六合區將法治思維“嵌入”為企服務各個環節,構建“‘111’法治服務體系”(1個中心、11項服務舉措)。六合區在全市首開先河,把法治服務窗口設到市民中心,聚和公、檢、法、司之力提供一站式服務;775名政法系統“三官一律”組成政法網格員隊伍,常態化走訪服務企業?!坝唵稳谫Y”就是他們及時發現企業需求并逐步落地落細的改革成果之一。
凡事多替企業想一步,一個個服務舉措被固化為一項項企業可感可觸可享的長效機制。六合區在全省率先推出“免申即享”新舉措,實現從“企業找政策”變成“政策找企業”。全區已有493家企業享受到這項改革紅利,“用戶體驗”不斷升級。六合區第五次黨代會強調:“推動營商環境真正成為六合加快發展的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的競爭力。”
服務集成,打造“善治名片”
暴雨夜襲,村民從外地打來求助電話,網格員拎起鐵鍬就沖進秧田“瞧水”;新建成的“網格黨群之家”里,村里為孩子們辦起公益暑托班;駐村農業企業辦周末采摘節,網格志愿者們齊刷刷來“站崗”……
在六合區橫梁街道,曾經偏遠落后的三友湖村在全市率先成立49個村民理事會,探索推進鄉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持續五年深耕鄉村治理“實踐”,從“后進村”創成“國字號”鄉村善治樣本。今年10月,該村上榜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名單,近日又入選民政部“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
“村民需求升級,服務也要跟著提檔。”橫梁街道黨工委書記余洋介紹,黨史學習教育中,村里發放的“我為群眾辦實事”聯系卡,寫著勞保計生、農電建房、民政幫扶等13類服務的負責人姓名和手機號,家家戶戶都收藏。街道還為網格員配備“一網五聯”服務車,提供7×24小時線上線下服務。問題入網、多方聯動、服務集成,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順應群眾需求升級,六合區為民服務不斷提檔。2017年率先建成覆蓋全區的三級便民服務網絡,2018年發出全省首張街鎮基層為民服務“不見面”證照,2019年實現45個民生事項“一區通辦”,去年率先探路“免申即享”,2021年“訂單融資”全面鋪開、市場主體登記“全程自助”。
“要讓善治成為六合的一張‘幸福名片’。” 六合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立足區情實際,著眼城鄉融合、推動鄉村振興,該區將積極用改革的思維和辦法,不斷深化“一網五聯”工作機制,集成基層治理領域的改革成果,著力推動發展活力全面釋放,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來源丨今日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