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兩二錢(二兩二錢男命真的很差嗎)
“二”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數字,它是判斷偶數的依據,但本身卻不是最小的偶數。現在時不時也能在網上看到有人爭論,“零”和“二”到底誰才是最小的偶數?
更神奇的是,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位語言學家研究了歐、亞四十多種語言之后做出了這樣一個推測:一萬兩千年前就在使用而今天仍然被使用的詞有十五個,“二”是唯一一個數字。
漢語中的“二”就更神奇了,它還有個弟弟——“兩”。這兩兄弟雖然長得不一樣,但表達的意思卻基本相同。說基本相同,是因為它們還是有些不同之處的:
1. “二”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有了“二百五”的意思,我們有時會把“二”當成形容詞來用,比如稱哈士奇為“二哈”;
2.“兩”是一個計量單位,在先秦時就出現了,秦朝統一度量衡的時候,規定一兩為二十四銖,十六兩為一斤。
除了上面說到的作為形容詞和量詞的特殊用法之外,“二”和“兩”最大的用途是作數詞。有的時候,“二”和“兩”是可以互相替代的,比如“二百”和“兩百”、“二萬”和“兩萬”。但更多的時候,它們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比如“二兩”不會說成“兩兩”;“兩個”不會說成“二個”;“第二”不會說成“第兩”;“一二三”不會說成“一兩三”。
此時出現了幾個問題,“二”和“兩”的用法有規律可循嗎?這僅僅是現代漢語的表述習慣嗎?古代漢語中“二”和“兩”的用法是否也是這樣?
下面先根據現代漢語的用語習慣,總結出“二”和“兩”的用法。之后選取幾個典型例子,在古代漢語語料庫中進行檢索,觀察“二”和“兩”在古代漢語中的用法。
值得注意的是,“二兩”其實是一個特例,把“兩”換成“斤”、“錢”、“石”(dan,四聲)、千米、千克等計量單位的話,我們一般只會說“兩斤”、“兩錢”、“兩石”、“兩千米”、“兩千克”,而不說“二斤”、“二錢”、“二千米”、“二千克”。
不僅僅是計量單位,在“個”、“只”、“本”、“部”等量詞前面,我們也只用“兩”,比如“兩個人”、“兩只鳥兒”、“兩本書”、“兩部車”。
我們不會說“二個人”
也就是說,在量詞前,我們只用“兩”,而不用“二”。這是“二”和“兩”用法的第一個區別。
為什么會出現“二兩”這個特例呢?不僅是普通話中不把“二兩”說成“兩兩”,在客家話、粵語等方言中也同樣如此。究其原因,小新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
1. “兩兩”這個詞有另外的含義,指成雙成對或稀稀落落。如兩兩相望、兩兩相對、三三兩兩、兩兩歸鴻欲破群等。
2. 數詞的基本功能是清晰地表達出某個數,比如“一斤”、“兩斤”中的“一”、“兩”的表數功能都非常突出,但“兩兩”中第一個“兩”的功能被弱化了。
言歸正傳,我們繼續討論“二”和“兩”的用法。數詞除了會出現在量詞前面之外,通常還會出現在數詞之前,比如二十二、二百四、二千六、一二三、二零二零。不難發現,除了“二百四”、“二千六”可以換成“兩百四”、“兩千六”之外,其它情況中的“二”都不能換成“兩”。
對比“二十二”“二百四”、“二千六”、“二零二零”,這四個詞都是數詞,“二十二”和“二零二零”中的“二”不能換成“兩”,其它兩個則可以。其中存在什么規律呢?稍作分析不難發現,當后面的數詞小于等于“十”的時候,只能用“二”而不能用“兩”。這是“二”和“兩”用法的第二個區別。
當后面的數詞大于“十”的時候,“二”和“兩”可以互相替代。這是“二”和“兩”用法的相同之處。
此外,“第二名”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雖然“二”出現在“名”這個量詞的前面,但因為在“第”這個表序數的詞后面,所以這里只能用“二”。我們只說“第二名”,而不說“第兩名”。和“第”類似的還有“老”,比如排行第二的人會被稱為“老二”。
數詞出現在“第”、“老”等表序數、次序的詞后面,只能用“二”而不能用“兩”。這是“二”和“兩”用法的第三個區別。
前面我們總結了數詞“二”和“兩”的用法規律,但我們還不知道這種用語習慣是現代漢語所確立的,還是在古代漢語中就已經確立了。因此,有必要選出幾個典型的詞語,在漢語語料庫中進行檢索。下面即選擇“二兩”和“兩兩”“兩個”和“二個”、“二十”和“兩十”、“兩斤”和“二斤”,在北京語言大學語料庫(BCC)中進行檢索。
1.“二兩”和“兩兩”
在BCC古漢語語料庫中對比搜索“二兩”和“兩兩”,可發現“二兩”出現了114471次,“兩兩”出現了7332次。
古漢語中“二兩”主要在藥方、食譜中,意思為重二兩。古漢語中的“兩兩”主要出現在語錄、集注和詩詞中,如《大般涅槃經疏》中的“而此十德兩兩”,元詩中的“沙棠為舟桂為槳,驚起鴛鴦飛兩兩”,意思為成雙成對或稀稀落落。
不難看出,古代漢語中的“二兩”和“兩兩”用法跟現代漢語基本一樣。當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道教典籍中有一些“花花花花兩兩兩兩”,較為玄奧,這種用法在現代漢語中也沒有得到保留。
2.“二個”和“兩個”
在BCC古漢語語料庫中對比搜索“二個”和“兩個”,可發現“二個”出現了7617次,“兩個”出現了75552次。
“二個”主要出現在藥方、食譜和小說中,如《康熙俠義傳》中有“案上有盆景二個 、座鐘一架”,意思就是數量為“二”。“兩個”的意思同樣是數量為“二”,使用范圍和“二個”基本相同,但使用頻率遠比“二個”要高。
上一節分析現代漢語時,我們發現“在量詞前,我們只用兩,而不用二”。這應當是在古代漢語用語習慣的基礎上確立的,即舍棄了使用頻率低的“二個”,保留了使用頻率高的“兩個”。“斤”、“位”、“只”等量詞,也同樣如此。
當然,現代的食譜、藥方中也會出現“二個”、“二只”、“二斤”等,這應當是保留了古代漢語的用法。
3. “二十”和“兩十”
在BCC古漢語語料庫中對比搜索“二十”和“兩十”,可發現“二十”出現了1194322次,“兩十”出現了1001次。在這1001次中,有些并非是真的“兩十”,畢竟古代不斷句。當然,真正使用“兩十”的地方也有,比如《東溟奏稿 》中出現了“撥貯臺灣道庫銀兩十 萬”,《紅樓幻夢》中出現了“怎么劈空的累你賠償兩十 萬銀子,咱們心里如何過得去”。
可知古代漢語中有“兩十”這個說法,但使用頻率非常低。上一節分析現代漢語時,我們發現“當后面的數詞小于等于“十”的時候,只能用“二”而不能用“兩””,這是舍棄了古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的“兩”。
4. “二百”和“兩百”
在BCC古漢語語料庫中對比搜索“二百”和“兩百”,可發現“二百”出現了228145次,“兩百”出現了383次,“二百”的使用頻率比“兩百”要高很多。再檢索“二千”和“兩千”、“二萬”和“兩萬”,出現次數分別為140227次和680次、63499和512次。可知古代漢語中“二”和“兩”出現在數詞前時,“二”的使用頻率遠比“兩”要高。
通過檢索現代漢語報刊語料庫,可發現“二百”出現了11663次,“兩百”出現了5380次;“二千”出現了50809次,“兩千”出現了“29326”次。相比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兩”的使用頻率明顯增加。
5. “第二”和“第兩”
在BCC古漢語語料庫中對比搜索“第二”和“第兩”,可發現“第二”出現了188135次,沒有“第兩”這個用法。這和現代漢語是一樣的。
在現代漢語中,量詞前只用“兩”而不用“二”,和古代漢語基本一致。“二兩”是特例,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中的說法一致。
在現代漢語中,表序數的詞后面只用“二”而不用“兩”,和古代漢語完全一致。
在現代漢語中,當后面的數詞小于等于“十”的時候,只能用“二”而不能用“兩”。古代漢語中,也會使用“兩”,但頻率很低。
在現代漢語中,當后面的數詞大于“十”的時候,“二”和“兩”可以互相替代。古代漢語也同樣如此,但現代漢語中“兩”的使用頻率明顯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