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產能調控方案、生豬產能調控方案最新
新京報訊(記者田杰雄)7月18日,農業農村部在回復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代表建議時表示,將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優化完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并適時研究完善資金支持政策,進一步調動主產區發展生豬養殖積極性。
農業農村部在答復中提到,近年來在促進生豬主產區持續健康發展方面,印發了《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實行“三抓兩保”(抓產銷大省、養殖大縣、養殖大場,保能繁母豬存欄量底線,保規模養殖場數量底線)分級調控措施,重點加大生豬主產區的產能調控力度,穩定能繁母豬存欄量。
同時,在完善生豬主產區獎勵機制方面,中央財政持續安排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一般性轉移支付),每年支持500個左右生豬調出大縣。按照生豬調出量、出欄量、存欄量等測算分配獎勵資金,用于引導和支持大縣生豬生產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改善設施裝備條件,提升技術水平,穩定市場供應。據悉目前2023年獎勵資金已全部下達地方,由地方統籌使用。
此外,還將加快生豬品種改良,提高良種化水平。并引導和鼓勵地方加大政策創新力度,調動主產區發展生豬生產積極性。
新京報記者獲悉,2009年以來,我國生豬生產和豬肉市場供應共發生4次較大波動(平均3年一次),價格大幅上漲的起因均為前期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到正常水平的95%以下。答復中提及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于第四次“豬周期”尾聲的2021年9月發布,距今已有近兩年時間。
在這份《方案》中,農業農村部對能繁母豬存欄量、生豬規模養殖產能等進行調控,對各省份能繁母豬和規模豬場(戶)保有量也作出了細致的要求。
農業農村部介紹,未來將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優化完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壓緊壓實生豬穩產保供責任,指導生豬主產區落實好現有各項政策資金。同時,將結合地方的意見建議,適時研究完善資金支持政策,進一步調動主產區發展生豬養殖積極性,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保供能力。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